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许多地方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都把美化乡村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重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享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红利”,村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众所周知,美丽乡村的魅力在于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不同的乡村,原本民风、民俗以及生态环境等都各有特色,不尽相同。
因此,各地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时,应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把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努力地凸显出来,把民风、民俗和生态环境等因素有机融合,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建设模式,做特、做优、做强,使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有各自“乡村的味道”,才能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来。这不但可以提升乡村的品位和美誉度,而且也能让广大村民从中获得更多更长久更持续的“红利”,真正实现村美民富。
倘若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脱离自身实际,东施效颦,“跟着人家走”:人家在村口建假山、修凉亭,我也在村口跟着建假山、修凉亭,人家在村中央建公园,我也在村中央建公园,这样一来,本来各有特色的乡村,失去了自身的个性和特色,美丽乡村也就会失去原汁原味,乡村就会建设成千村一面。这样的乡村旅游可能会热闹一阵子,但不可能持久。其结果,不但不能带动群众致富,而且破坏了乡村环境,还可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在一些地方是有惨痛教训的。
这些年,许多地方很重视发展乡村旅游,甚至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带动乡村发展的拳头项目来抓。但在规划乡村旅游项目时,不少地方又以“农家乐”“渔家乐”“采摘园”等形式居多,同质化、简单化问题比较突出,这样的乡村旅游也仅只是供旅游者吃饭、品茗、钓鱼、采摘而已。这些农旅融合的形式意在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但是多数旅游者体验过一次后,因为缺少新鲜感,就再也不去光顾了。
实际上,乡村旅游除了要考虑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更应考虑如何留下游客以及吸引更多游客下次再来。以农促旅、以旅兴农,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促进当地旅游业兴盛,如何促进村民增收,这当然是应该的,但不可急功近利。太功利,就会简单模仿、盲目跟风,将人家的做法急着拿来,力求快速产生经济效益,而不会充分挖掘本地的优质资源,体现不出本地乡村旅游的底蕴和内涵。由于经营模式方式单一,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认同感等需求,游客游完后也就自然没有值得回味的东西。
乡村旅游,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现采现摘蔬菜水果,当然可行,但不必东村这样搞,西村也这样搞。人家打“农业牌”,你可以打“养生牌”;人家打“观光牌”,你可以打“运动牌”;人家打“民宿牌”,你可以打“历史牌”……不同乡村推出的乡村旅游,要力求不同的个性,吸引游客的不是同质,而是个性。
乡村旅游要以乡村文化为魂。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传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乡村旅游不光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娱乐身心的需求,还要满足他们的求知和教育子女的需求,这些需求的价值远在吃喝玩乐之上。所以,乡村旅游在追求原生态景观与美食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掘当地的乡土文化、民风民俗、传统工艺等,在这些方面大做文章、做好文章,让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发扬相结合,赋予乡村旅游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应尽力展示农耕文化,培育乡贤文化,打造宗亲文化,呈现戏曲文化……这些文化有着淳朴的风情,流淌着浓浓的乡愁,肯定能够吸引归乡的城市人。有的乡村开设了农展馆,琳琅满目的农耕农具和农村生活用品及工匠用具让游客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总之,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应在挖掘乡村文化底蕴和特色上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