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专家视角 查看文章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黄承伟
发布时期:2024-8-7 14:44
阅读:1875 回复: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中一个改革着力点就是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包括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基础,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底线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改革举措破解实践难题,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取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底线,由此决定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地位和作用。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具有接续性。脱贫攻坚的胜利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而乡村振兴则是对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前提,乡村全面振兴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决定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联动性。

以改革思维客观分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挑战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党中央设立5年过渡期,各地各部门聚焦重点群体、关键环节、关键领域、重点区域,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脱贫人口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四保障”巩固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收入稳定提高,安置区移民稳定增收、加快融入。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全面落实衔接、支撑不断强化,东西部协作、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政策衔接优化、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考核“指挥棒”作用持续有力发挥,机构改革为队伍衔接提供了保证。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扎实推进。

新征程上,从改革维度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凝聚理论共识仍需进一步加强,各方面对于有效衔接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成为工作进展不平衡、存在畏难情绪等问题的原因。二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全面性仍需进一步加强,重点是需要更适应监测对象具有的动态性、流动性、突发性、典型性等要求,进一步提高精准帮扶效率和各相关部门帮扶合力,提高协同程度,确保帮扶的精准性、有效性,更多考虑运行成本的合理性。三是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仍需进一步加强,比如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如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何能够保持特色,如何加大市场培育产业、培育品牌的力度,如何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等,这些既是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效果的标志性指标,也是面临的新挑战。四是体制机制和政策衔接需要进一步加强,突出表现在组织领导、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使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短板弱项,政府、市场、社会联动发力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把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作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安全,关键是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保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特别是产粮大省的种粮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抓住耕地、种子这两个要害,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就是要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从政治高度提高认识,及时因地制宜地实现精准帮扶,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

把统筹推进“五个振兴”“三个乡村”“三个现代化”作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然要求“五个振兴”“三个乡村”“三个现代化”的一体化推进,用发展的办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系统观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的充分运用。一是统筹推进“五个振兴”。“五个振兴”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一体化的关系。二是统筹推进“三个乡村”,就是三位一体推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等;从基层组织建设、移风易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三是统筹推进“三个现代化”,就是遵循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内在需求和客观必然性一体推进。

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把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把强县和富民结合起来,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良性互动,在城乡融合发展目标指引下实现同步发展。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就是要让县域的产业布局体现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把“强县富民”的发展理念贯穿县域发展全过程。要以县城为载体,与乡村实现联动发展,把县域内的产业连成一体,创造出更多的新业态,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注重发挥产业联农带农的作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富裕农民。构建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的供给保障体系。在产业布局、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培育、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实现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实现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拓展。

把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凝聚多轮驱动合力和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活力动力。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标识,健全政府、市场、社会互动的机制,构建起全党全社会支持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大格局;在强化东西部协作上优化机制,完善或创设更有利于低收入人口增收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在原有基础上,以创新动员机制和方式,凝聚更大的定点帮扶力量,实施更精准、更有效的帮扶;搭建更适应实际、更高效的平台和渠道,组织动员更多社会力量返乡、入乡助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更多让农民受益;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保证。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聚焦体系化设计、差异化推进、精准化实施三个方面提升各级干部能力;强化人才支撑,注重人才的发现、引进和培养,包括本土人才、外来引进人才、回乡人才等各类人才培养,更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推动县域内人才打通使用,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建设。

作者:黄承伟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