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乡融合”的误解
过去关于城乡有好多提法,其中一个重要提法叫城乡一体化,后来不叫一体化了,叫融合。但是融合和一体化到底有没有区别,有什么区别?讲城乡一体化时,一说从经济视角出发,叫城乡统一布局,对城乡的生产力进行优化分工。这就把乡当作和城市并列的另一个经济部门,要进行区域的合理分工;二说空间角度,要规划城乡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统筹安排其空间位置;三说社会学、人类学,要搞好城乡关系,打破相互分裂的壁垒,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密切结合,缩小基本差别;等等。总之,不同学科有各自的说法,而这些说法合起来都是说城乡要成为一个整体,要在分工基础上实现完全的一体化。我觉得这个似乎不是中央现在提出的城乡融合的意思。城乡融合是将城乡变成一个整体吗?是不再区分城和乡了吗?其实城市和乡村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即便发达国家,走到今天一百多年了,乡村还是存在的。
不能用城市替代乡村
乡村有什么优势?尤其中国,为什么不能用城市替代乡村呢?第一个,粮食生产,你总不能把粮食作物都种在房顶上。现在确实有科学技术,无土栽培,房顶、屋内、实验室器皿都可以种植。但是要养活中国这么多人口,当然不能依靠房顶种庄稼,还得靠乡村的土地生产。第二个,乡村有不可磨灭的代代相传的乡土文化,而文化的安全对中国特别重要。改革开放时,有60多万个村,现在是49.1万个,就算49万个村,村和村之间的文化往往都还有些不同,俗话称“十里不同音”。不但语言,农耕农具、饮食、风俗、耕读教育,历史传承下来都有好多的不同。这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传代的大中国最富有的宝藏。这些源自千百年实践演化而凝结的乡土文化就是活着的文物,如果都通用化,村村一样,乡和城一样,那就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上千年的宝藏丢失了。乡村不能被城市替代的第三个优势就是生态,这个大家都已经非常清楚了,对生态的认知,我国在这些年真的是有显著提升的。
快速发展乡村的想法,最终很可能造成欲速而不达
城市当然也有乡村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城市里,人口很集中,交通很发达,物质生活很方便,文化团体很聚集,精神文化生活很丰富。特别是提振人的创造力的高科技适合在城市这片沃土上快速发展。乡村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在这些方面,尤其是聚集高科技人才、筛选信息、无缝连通,在科技上的发展优势都是乡村不具备的。所以城乡各有优势,不可互相替代。城乡融合并非城和乡合为一个整体,并非村庄变得跟城市一个样,例如不是乡村都住城市那样的高楼大厦,人口完全集中居住。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引人深思。比如前些年某些地方强制进行的合村并居现象。还比如最近的一种新方式——飞地抱团,富裕村和穷村抱起团来发展经济。几十个村都抱成一个团。外来资本给富裕村项目投资,用穷村的土地指标。目的是让穷村快速发展,通过引进外来资本承包大片土地做产业项目,而这些项目99%都是弃农化的产业。
的确,这样做让穷村得到了一些分红,但是村庄的经济主导权、发展主动权基本消失了。这些抱团的村是不是自愿的呢?80多个村抱团能是完全自愿的吗?这样的一些状况,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才四年就大量出现。为什么呢?是因为某些地方官员总想着要让经济快速发展,快速出成绩。乡村振兴出成绩就是要向城里看齐,要有大项目、大规模土地、大产值。这样快速发展乡村的想法,最终很可能造成欲速而不达。
乡村振兴不如慢一些,鼓励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并适时进行总结
我以为,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非一个短时期目标,而是自现在起到2050年,差不多30年、要经历一两代人的整个历史阶段的目标。这个历史阶段最终是要奠定中国未来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模样。这种基本模样在发达国家已经定型了,但是中国还没有,我们还有几十年的探索和创造的空间。这个基本模样,一定是连接和继承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也一定是能够继往开来,让中国全体国民平等共富、永久维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它必然是城市与乡村并驾齐驱,各自发挥优势,互通、互融、互补,共建、共融的模样。而要达到这个最终目标,最需要重视的不是城市,而是乡村能否发挥出城市所不能替代的优势,甚至还能创造出新的优势。
由于乡村振兴要贯穿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现在不过才开头,探索才刚刚开始,所以与其没想清楚就快速推进不如慢一些,鼓励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并适时进行相互比较和提炼总结。不管什么方式,都要保有乡村的本色,同时给予乡村的发展以最大的探索空间。保有乡村的本色就是要保证三个安全,第一粮食安全,第二文化安全,第三生态安全。一定意义上,我觉得乡村振兴中要有一种保底线的心态,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一样来保护村庄,保有农业,保留文化,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尤其是他们作为集体成员的权利。
作者:杨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