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我国盐碱地渔业水产养殖有何进展?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来琦芳
发布时期:2023-12-4 14:40
阅读:638 回复:0

据了解,我国有14.87亿亩盐碱地和6.9亿亩盐碱水域,广泛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同时部分地区由于灌排不当,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而退耕。上世纪90年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率先开展了盐碱地渔业开发利用。东海水产研究所发现了盐碱水质的多样性,摸清了制约盐碱地水产养殖的关键因素,在陕西大荔内陆盐碱水域成功养殖中国对虾,开创了内陆盐碱地水产养殖先例。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利用黄河水在低洼盐碱地开展水产养殖获得成功。荒置的盐碱地成了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盐碱水与海水虽然都有盐度,但最大区别在于海水具有主要离子守恒比例,即世界各地海水只有盐度的高低,主要离子组成比例是恒定的,水质类型只有1种;而盐碱水受地质地貌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主要离子组成复杂多样,目前已发现的水质类型有10余种,这给盐碱水的养殖开发带来困难。《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水质》的发布,为盐碱水成为养殖用水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盐碱地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我国内陆盐碱水资源量大、利用率低,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2020年,东海水产研究所牵头进行了盐碱水养殖技术攻关,开辟了继淡水、海水之后新的水产养殖空间,还探索创建了“以渔降盐治碱”的盐碱水土渔业综合利用模式,使荒置的盐碱水土,成为既可种粮种菜又可养鱼养虾的“鱼米绿洲”。截至2022年12月,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和华东的11个省市自治区,示范面积78.21万亩,累计总产值123.93亿元、总收益33.67亿元;推广面积165.85万亩,累计总产值286.70亿元、总收益69.44亿元。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综合效益提高35%以上,形成了盐碱地水产养殖新产业,打造了盐碱绿洲渔业新业态。

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五农场,受海潮和地下水的影响,耕层土壤全盐量在0.1%至0.6%之间,土壤含盐量高,脱盐困难,盐碱稻田产量和收益低,且每年需浸泡稻田从而产生大量的盐碱水。曹妃甸区第五农场利用弃水回用工程,将稻田浸泡产生的盐碱水引入池塘开展凡纳滨对虾、耐盐碱淡水鱼类养殖,通过“池塘—稻田”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耕层土壤全盐含量降低20%以上,水稻平均亩产达750公斤,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平均亩产达250公斤以上,耐盐碱淡水鱼平均亩产达1000公斤以上,池塘亩经济效益3000元以上,盐碱地整体亩均效益达1700元以上。“池塘—稻田”渔业综合利用,为农业排水找到了利用新空间,不仅能够保障水稻增产稳产,而且增加了每亩收益,促进渔民增收。

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土壤盐碱化严重,每年以5000亩的趋势蔓延。通过在低洼盐碱地上“挖塘降水、抬土造田、渔农并重、治理盐碱”,开展“池塘—稻田”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开挖池塘后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土壤盐分随水汇聚到池塘中,再造新田耕作层的土壤盐分大幅下降。稻田种植的芹菜、甘蓝、西红柿、大麦、油葵等农作物长势良好,有近2万亩土地复耕或重新用于农业种植。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池塘—稻田”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为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新途径。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富民村的重度盐碱地,通过修整进水渠、深挖排碱沟等降盐排碱改良工程,用微咸水或河水多次浸泡淋洗重度盐碱地,收集洗盐排碱水,开展池塘集约化养殖,将富含有机质的养殖肥水经过底排污系统收集,固液分离,上清液体经生态池处理循环利用,固体有机物经发酵处理后返田,降低改良成本。土壤盐度从21.01下降至3.55,改良较好的田块,水稻亩产达502公斤,盐碱较重田块,水稻亩产160公斤,改变了重度盐碱地寸草不生的状况。“以渔降盐治碱”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新途径。

实践证明,以盐碱地水产养殖为基础、以生态改良为目标的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不仅不与农业争水,开辟了水产养殖新空间,而且降低了土壤盐度,让荒废的盐碱水土重现生机,构建了宜渔则渔、宜农则农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对保障农业粮食生产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储备后备耕地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来琦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养殖技术研究室主任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