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地理空间,也是实现农民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场域。农村现代化不仅包括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要义,也包括有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居民生活、乡村治理和农民自身现代化发展等广泛基础,涵盖了以农村宜居宜业建设为中心的乡村基础建设、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城乡发展要素配置与融通发展等方面的现代化,是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地域性内涵的丰富发展。
一方面,要深化改革,提升农村社会发展转型能力。土地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命脉。当前,以“三权分置”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兼顾了农业多要素均衡配置和公平效率兼顾的土地产权改革成果,能够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通过吸引外来资本投入、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等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拓宽农户收入来源,为农村发展提供保障性与经济性并存的动力基础。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加强对小农户的组织、引导、以及多渠道地提供特色性和实效性相统一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他们拥有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横向联合、向深加工与绿色增值纵向发展的能力,增强他们向合作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发展的自觉自信,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要优化市场要素配置,聚力乡村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改革,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应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和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大力创造资本留在农村、造福农民的应用场景,畅通资本下乡和普惠金融助农通道;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培育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夯实农机新型装备设施与运用基础;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乡村产业繁荣兴盛。
再者,要因地制宜,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受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区域性和农村发展多元性特征与生俱来。必须遵循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尊重“三农”生产生活空间与方式的特殊要求,遵照方便群众、保持乡村功能与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依法规划、科学谋划,让农民在村庄规划和环境治理中感到舒心、乐于接受、自觉参与;注重将人们对乡村田园与青山绿水的情感记忆、将当地历史文化与民间技艺等文化底蕴融入乡村建设之中,构建自然乡愁与人文乡愁相结合、绿色生态发展与人文生态保护相并行的特色村庄;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作者:孙明福(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