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乡村治理 查看文章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 “千万工程”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唐玉
发布时期:2023-8-3 10:15
阅读:779 回复:0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千万工程”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20年来,“千万工程”不断深化提升,从最初的农村环境整治,逐步扩大到乡村产业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治理理念和模式变革等方方面面。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浙江各地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涌现出一批基层治理典型,在乡村治理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总结好运用好这些经验,对于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把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基层党建,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每年召开“千万工程”高规格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参加,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并且建立起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奖惩激励。同时,着力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千万工程”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有利于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有效激发各方力量,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真正为农民办实事,才能获得农民的大力支持,将千千万万农民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乡村振兴奋斗。“千万工程”之所以具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人民的诉求和利益,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引导农民自觉投入“千万工程”,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从清垃圾、清污水、清厕所、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农民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千万工程”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按照“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的原则,把“政府想做的”和“农民想做的”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让百姓真正受益,充分发挥乡村治理中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乡村治理机制更加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有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鼓励基层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及时对基层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不断推动各方面制度完善和发展。”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础,需要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在实施“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浙江许多地方出台乡村治理工作规范、村民说事监督规范、村民诚信指数评价规范等形式多样的规范,建设“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道德评议团”“百事服务团”等基层治理载体,形成“幸福积分制”“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励机制,推动乡村治理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成果不断积累。随着乡村治理机制不断创新、治理平台不断完善,各地立足村情,大力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作者:唐玉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