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多位于多省交界地区,多为山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多属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区域和主战场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这为探索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革命老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概念,在资源禀赋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一是红色资源丰富;二是生态优势显著,尤其在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政策以来,这一优势更加突出;三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受现代文化冲击比较少,民间技艺和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好。
从供给侧角度看,革命老区多属山区丘陵,没有平原地区发展普通大众农业的优势。然而,不同山区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在发展出有差异的、多样化的特色高端小众种养业、特色食品、特色加工制造和特色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上具有优势。加之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有助于促进“红色+绿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从需求侧角度看,我国人口数量大、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日益深化,为革命老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满足个性、细分、长尾市场需求提供了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随着收入增加,居民消费的特点已经从模仿型排浪式的基本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特别是旅游、文化、健康等领域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且市场潜力巨大。食品消费上,从追求简单的温饱型饮食消费逐渐转向追求食品消费的享受性和饮食质量,注重营养健康、风味口感和保健滋补等功能。这些个性、细分、长尾市场的需求者为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拉动,为革命老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端条件。
然而,受地理位置偏僻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等因素影响,革命老区乡村在发展特色产业上缺乏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品牌等方面的支持,且所需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致使很多特色产业难以做强,特定资源禀赋优势难以转化为市场优势,难以转化为相应的利润回报。
作者:陈前恒(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革命老区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