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强调要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建设农业强国要立足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赓续农耕文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之一。
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强调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乡村文化振兴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不同特征,为以赓续农耕文明为根基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风文明指明了方向。
从2013年到2023年,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就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出具体部署。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等传承发展。将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机结合,在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的基础上,通过盘活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二、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潜移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戏曲、民间小调、剪纸、乡村春晚等,引导乡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基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和带动群众;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民夜校等,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针对一些地方在婚嫁丧娶等方面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的问题,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引导作用,遏制陈规陋习,引导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惠民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增加对农家书屋、农村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建设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度,推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在脱贫攻坚战中,开展精准文化扶贫,公共文化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普遍建立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全国已有农家书屋58.7万家,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建设村民文化广场,在特定节日组织文艺演出,为农民播放电影等,扩大了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举办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春晚”,以其接地气、贴近生活的特性,引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参与。
加大对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是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集中体现。2012年至2022年,先后发布了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旨在对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加强保护。2019年以来,发布四批13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两批19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带动乡村旅游恢复发展。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我国已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57项,自2013年起命名了三批共23个“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以“非遗+”的形式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截至2020年初,全国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共设立非遗工坊2310个,带动46.38万人参与就业,让2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截至2022年,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达18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0项,均居世界首位。
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文化产业新样态助力乡村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乡村旅游在解决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助力脱贫攻坚、城乡统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到了30.9亿,占国内旅游人次的一半。2020年由于疫情,我国乡村旅游受到较大影响,但随着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接近自然、亲近乡野的踏青、骑游、露营、旅居明显趋旺,乡村旅游市场逐渐回暖恢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宜居宜业环境,推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村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塑城乡关系,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使以往“失意”的乡村、“没落”的农耕文明回归大众视野,重建有关乡村的理念与话语体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鼓励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乡村道德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和农民公德素质不断提高。
三、赓续农耕文明,建设农业强国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在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聚集人才、加强乡村治理,都离不开以农耕文明为历史底蕴的优秀乡村文化。中国的“道”“天人合一”理念,高效与精耕细作的自然循环农业,理性化低消费观的传统,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乡村的家庭、家族、邻里、亲缘关系等,契合当今所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是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石,对于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推进乡村振兴要妥善处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珍惜和继承前人留下的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好乡村文脉,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陈规陋习、封建迷信等糟粕,在传承创新中创造出既能够在乡村振兴中起作用,又能在文化赓续中增活力的新时代优质乡村文化。
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现阶段,我国乡村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要让每个村、每个乡、每个县都可以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使各族群众在业余时间有个好的去处,使未成年人能够就近经常参加文化体育活动。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推动文化下乡,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推出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文艺作品,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农民群众精神力量。
文化赋能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为改变乡村文化产业粗放式发展的状况,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文旅部等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原则,强化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明确了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文旅融合等8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提出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和金融支持、统筹规划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等四方面政策举措,促进文化产业人才、资金、项目、消费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乡村旅游也会随着内容供给的丰富,配套服务、综合保障等的提升,融合农文旅,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向有深度的休闲体验、旅居生活转变。
自治、法治、德治的结合,塑造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保持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互助合作、扶困济弱的乡村习俗,乡规民约依然在发挥作用。乡村振兴依托于传统优秀治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依托于现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浸润实践。要尊重乡村秩序,结合乡村传统的文化元素,激活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是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须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思想有机结合;法治是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保障,须增强乡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德治是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支撑,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的诚信、友善、孝德等道德教化一起,营造风清气正、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人才振兴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只有农民最理解乡村文化与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助于维系农耕文化的代际传递,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要坚持农民主体原则,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近年来,对乡村非遗传承人的发现、保护并发挥他们的作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要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家、设计师、文化工作者、科普工作者、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公益性文化事业社会组织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形成农村文化建设队伍,以满足美丽乡村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来源:《红旗文稿》2023/4 作者:欧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