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专家视角 查看文章

深刻把握乡村产业振兴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的重要意义

来源:红旗文稿
发布时期:2023-2-20 10:51
阅读:1806 回复: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优做强乡村产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发展乡村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铆足干劲、深挖潜力、精准发力,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做优做强、提档升级,助力惠农富民,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而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推动乡村产业做优做强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抓好产业振兴、推动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要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打造具有更强创新性、更高附加值、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产业振兴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点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但农业生产基础不牢、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问题仍然突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关键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要立足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切实把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带动农村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全面进步。

  乡村产业振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总体有保障,但稳产保供的基础还不牢固。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保供要求会更高。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乡村生活更富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作者:刘璐琳(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