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正在成为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发展方向。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服务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生产发展,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为加快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带动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4月10日,河北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总社联合印发了指导意见,主推六种托管服务模式,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服务小农户、服务重要农产品、推进规模经营的原则,大力推广全产业链托管、菜单式多环节托管、股份合作分红、股份托管并行、专业化托管、供销社为农服务六种主要托管服务模式,通过培育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示范引领各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业发展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引领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效果更加明显。重点抓好100家省级示范托管服务组织、“二十强”服务品牌培育和15个省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示范县建设。到2020年底,六种主要托管服务模式覆盖面由45%增加到50%以上,全省从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组织数量由2.5万家发展到3万家以上,服务面积稳定在2亿亩次以上。到2022年,托管服务模式覆盖面达到70%以上,全省从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组织数量发展到3.5万家以上,服务面积达到2.5亿亩次以上。
二、主要托管服务模式
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我省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成效较好的托管服务模式主要有六种。
一是全产业链托管服务模式。托管服务组织与农户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由服务组织实行供、耕、种、防、收、销全程化管理,生产环节所需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由服务组织承担,土地产出收益归农户所有,服务组织按照约定向农户收取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费用和服务环节用工以及机械作业等服务费用,俗称“保姆式托管”。这种模式能够让农户做到“三省”,即省心、省力、省钱,服务组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农户获得收益受服务水平和市场销售状况影响较大。我省开展全产业链托管服务的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15%左右,典型案例有邢台沙河市金福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石家庄行唐县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金福临合作社的主要做法:由村级组织负责将农户土地集中起来交付合作社提供全产业链托管服务,监督合作社托管生产过程,根据服务质量兑现托管费用。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10%为农户供应知名农药、化肥企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与金沙河面业集团、秋硕种业等签订供货订单,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10%。参加自然灾害和绝收保险,农户最低保障500元/亩,村集体可获得服务费30元/亩,合作社从农机服务和农产品、生产资料购销中获取利润,形成了合作社、村级组织、农民三方紧密的合作共赢关系。行唐县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具体做法和金福临合作社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由金丰公社总部提供前期基础建设资金和后期粮食收购资金,行唐金丰公社自主经营,通过“聚资源、建网络、做服务”,为广大农户提供覆盖全程的土地托管、农资套餐、金融保险、产品销售服务。
二是菜单式多环节托管服务模式。托管服务组织制定各式多环节套餐或单个项目的服务内容及标准等,由农户根据自有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机械、劳动能力等情况,按照生产实际需要,自愿选择托管服务的环节或项目,由托管服务组织为其提供服务。这种模式农户可选择余地大,易推广、好复制,但是农户与服务组织利益联结稳定性相对较差。目前我省这种模式相对较多,典型案例有定州市信联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针对本地托管以小麦、玉米两大农作物为主的特点,结合合作社服务能力、历史服务项目成本,编制了小麦、玉米托管服务菜单,详细列明服务的项目种类和托管价格。农户可以按照菜单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由于服务灵活性强,服务质量好,合作社的服务受到农户普遍欢迎,合作社辐射带动5000多农户,多环节服务面积达到2.9万亩。
三是土地股份合作分红模式。农户在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村级组织协调,通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利益联结方式,将承包土地入股托管服务组织,托管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托管服务,待收益后按照股份比例给农户派发红利。和前两种托管模式相比,股份合作托管体现了托管服务组织和农户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更紧密、分配方式更合理,但是需要解决好农户对服务组织的信任度和对服务组织监管问题。我省开展股份合作托管服务所占比例还比较低,典型案例有宁晋县垄上行农业服务公司入股保底分红“四位一体”模式。服务公司在村级设托管服务站将农户的零散地块入股形成适度规模,村级组织负责组织农户自愿与公司签订土地入股协议,专业合作社在村级托管服务站组织管理下开展各项农业生产服务,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农业生产全过程和盈余分配的监督,实行“收入保底、盈余分红”的分配方式,农户以土地入股获得400元/亩的保底收入和60%的盈余分红,公司垫资生产获得40%的盈余分红,村集体获得公司收益的10%和30元/亩的管理费,形成农户、村级组织、专业合作社、公司“四位一体”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四是股份托管并行模式。托管服务组织尊重农户意愿,对农户土地实行股份合作和托管服务两种方式,宜股则股、宜托则托,兼顾两种方式优势,更加适应和符合市场发展和竞争规律,有利于服务组织做大做强。典型案例有滦州市百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土地托管和土地入股经营管理并行方式。土地托管为农民向合作社交纳农业生产过程服务费,合作社提供托管服务,土地收益归农户所有。土地入股模式中,村两委负责组织动员农户将土地入股并监督合作社生产经营行为,村集体每年可获得土地服务费30元/亩和部分合作社收益返还,农民可以获得每亩地最低保障收益300元和盈余返还,合作社扣除生产经营成本后的盈余按照农民60%、合作社36%、村集体4%的比例进行分配。
五是专业化托管服务模式。服务组织利用自身资金、技术、人员等有利资源,专业从事农业生产某个环节或阶段的服务,农户根据生产需要,委托服务组织开展单一性、专业化的服务,主要是植保防治、农资供应、秸秆收贮、烘干销售等类型的专业服务组织。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服务组织专业技术性强的优势,服务区域较广,但是服务环节比较少,市场开发难度相对较大。典型案例有南和县河北金沃土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探索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牵头组建了南和县华中农资专业合作社和南和莹翌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从飞防无人机生产销售、绿色飞防作业、全程托管全链条服务体系,发展社员23650人,辐射邯郸、邢台、唐山等市县,托管面积达60余万亩,服务的农作物每亩可减少农药用量20%~30%,有效降低了农药用量,提高了农作物品质,初步形成了以“飞防托管”为特色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六是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模式。供销社系统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依托基层供销社、农业资料公司以及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广泛吸纳村级组织、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等加入合作社,在产权、业务、经营和服务上与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现了农民与基层社的双赢。典型案例有曲周县大河道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大河道供销社充分挖掘供销社系统农资供应销售和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采取“保姆式”、“菜单式”、“订单式”土地托管模式,托管服务面积8.3万亩,走出一条“供销服务+小农户”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三、健全托管服务发展机制
(一)健全服务主体培育机制。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原则,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积极引导农机、农资等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社会化服务,采取市场化运作,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各类服务主体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人才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金融、保险、邮政等机构与服务主体开展深度合作,做大做强服务主体。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倾斜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层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服务户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联合与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积极为农户提供适合当地农业生产需求的托管服务,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各异、市场认可的服务模式。重点抓好 15个省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培育示范县建设。
(二)健全托管方式创新机制。鼓励农技指导、信用评价、保险推广等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主体与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加工储存等生产托管服务主体通过市场方式加强联合合作,推动服务链条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促进各托管服务主体多元互动、融合发展,为服务模式升级提供保障。支持托管服务组织积极内引外联,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助推全程服务发展。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用,领办托管组织或组织专业服务户开展托管服务,通过发动宣传组织普通农户参加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获得收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组织各类服务主体围绕同一产业或环节,以资金、技术、品牌等要素为纽带,打造一体化服务组织体系,尤其是联合吸收专业服务户加入,推动服务模式由小规模、专业化、少环节向多环节、全产业链托管和股份合作模式转变,进一步密切托管服务组织和农户双方的利益联结。
(三)健全利益分配联结机制。合理兼顾托管服务组织、村级组织、农户三者利益,建立公平、合理、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实现多方受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各类托管服务组织在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时,要注重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用,通过村级组织来宣传发动和组织全村农户或成方连片成规模参加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村级组织提供合理的管理费用或收益分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壮大村级组织实力,提高服务村民能力。村级组织还可以通过领办托管组织或组织专业服务户加入规模较大的托管服务组织来开展托管服务。托管服务组织要注重保护小农户的收益权,服务行为和服务价格要自觉接受农户监督,收益分配向农户倾斜,形成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提高托管服务信誉度。
(四)健全托管服务监管机制。加强规范引导,积极推行“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质量有追溯、结果有奖惩”的服务方式。探索制定省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合同的标的、期限、价格、付款方式及时间、服务效果评价、违约责任等内容,提高合同的规范化程度。强化双方合同签订和服务价格的指导和监督,积极帮助农户和服务主体通过友好协商解决服务纠纷,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切实维护服务双方合法权益。各市、县(市、区)要建立托管服务主体名录管理制度,建立农村经营管理部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代表、技术专家等多方参与的服务主体资格审查监督机制,对于纳入名录管理、服务能力强、服务效果好的组织,予以重点扶持。
(五)健全服务能力提升机制。帮助服务组织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支持托管服务组织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细化服务规范,明确服务流程,提高服务影响力,增强服务美誉度。继续开展农业生产省级示范托管服务组织评定和托管服务品牌“二十强”创建活动,引导各类群众认可度高、社会影响力大、自身发展有基础、服务有市场、壮大有潜力的服务组织开阔视野,挖掘潜能,塑造自身形象,增强品牌意识,通过商标注册等形式依法加强自身保护,维护品牌的公信力和自身权益。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加快托管服务模式推广工作作为带动普通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开展全产业链、多环节、专业化托管和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推广,发挥基层供销社作用,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全方位发展。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强化协作,形成共同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工作机制。要深入开展农业生产服务托管模式研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推广中的问题,支持各类服务组织发展。
(二)强化典型培树。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鼓励各类服务组织开拓创新,因地制宜选择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满足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农户生产需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特模式。要注重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工作指导,对自身发展有基础、服务有市场、壮大有潜力的服务模式,挖掘提炼成功做法,帮助成长壮大。对群众认可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典型案例和服务模式,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强化宣传推广,营造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强化政策支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出台扶持政策,帮助有推广价值的服务模式发展。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培育服务市场、扶持服务主体、规范服务行为,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推广提供优良环境。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社会化托管服务的资金和项目,优先用于支持托管服务模式推广成效显著的县(市、区)。要积极协调信贷、保险等部门,积极帮助解决托管服务组织发展中存在的资金难题。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