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以中华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增强乡村振兴动力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时期:2020-2-13 23:47
阅读:1059 回复:0
原标题:用文化乡村振兴铸魂

去过江西赣州龙南县的人们,都会在那里感受到乡村的巨大变化。关西新围、南武当山、虔心小镇,这些美景构成了龙南县旅游的靓丽风景线,令人流连忘返。但最令人感到暖心的是,龙南县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并没有忘记文化的传承。

在当地,传统织带工艺依然流传,代表着农耕文化的瓷窑、器具数见不鲜,关西徐氏一脉的家族精神数代相传,本地茶文化扎根发芽……文化,成为一条生命线,贯穿于龙南县乡村振兴进程中。

文化作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起到铸魂化人的作用。“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南齐王融在其《曲水诗序》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文化在人的精神思想、社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和作用。我国古代很多论著中,每每提及“文化”二字,往往意味着以文字、文章承载的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教化”“教行”世人。

文化是根,是一种长久的内涵和积淀。而乡村文化,则是乡村民众群体生活智慧的结晶。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乡村是一个生活共同体,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

优秀乡村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思想表达。对于农村人来说,文化是一种“精神原乡”。千百年来,我国不少地方乡村之所以至今仍然保持着古色古韵,乡风淳朴、文明风尚,就是得益于文化的滋养与浸润。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一方面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需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文化的发展丰富、完善,带动其他产业共同进步。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延伸和物质主义精神的侵蚀,在当前我国乡村的现实环境中,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互联网助推的网络文化等各种形态的文化现象交叉更迭、相互影响。如今,党中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趁机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正如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当然,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有蕴满正能量的积极文化,也有消磨意志的消极文化。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我们要善于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化人”,在文化家园建设中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振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当然,乡村是现代化的乡村,并非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的附庸,“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指向。为此,还应围绕“乡愁”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土情结强化群众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切实增强乡村振兴动力。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它是民族的血脉,是精神的家园。事实说明,只有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相信,以中华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乡村的建设将更加和谐、宜居、美丽。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