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国百年乡村建设包括前后呼应的三波乡村建设。既有外来知识分子以“救济乡村”为出发点的“异地实践”,也有乡土社会自发、本地良绅主导,兼顾“乡村自救”与“社会建设”目的的“在地行动”,还包括1949年至今丰富多元的实践形态。
作为早期乡村建设的代表性实践——清末民初实业家张謇1894年开始在江苏南通的一系列地方建设实践,被学者总结为“有实无名”的乡村建设。他推动的地方性建设既有甲午战败的刺激,同时和随后的“翟城村治”一样皆属清末新政释放实践空间后的历史产物。
到了1904年,河北定县乡绅米春明等人以翟城村为示范,兴办新式教育、制订村规民约、成立自治组织,积极实施一系列改造地方的举措。这一地方民众自发的“翟城村治”直接孕育了由晏阳初及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主持的“定县实验”,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20多年后,留学归来的晏阳初率领一批海归以及国内大学教授,来到河北定县推行平民教育,启发民智,以带动整个乡村建设。
这波乡村建设从清末到民国,兴盛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涉及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陶行知、黄炎培等代表性人物的各种实践。
紧接着第二波乡村建设由全面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推动。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全面动员基层社会,通过全民扫盲、水利建设、社队企业等形式,使乡村建设的理念和工作在国家建设背景下,以新形式被全面覆盖与替代。进入20世纪80年代,产业资本扩张与全球化进程加快,仅靠推行“大包干”并不能根本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和基层治理问题。于是,在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了1987年至1997年间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推动的农村改革试验区。
第三波乡村建设于2000年起持续至今。从新世纪初“三农”问题的提出,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确立,再到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布局,乡村建设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特别是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仅是对新时代中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回应,也是对百年来乡村建设历史经验的传承。
作者:潘家恩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