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经济迅速发展。然而,乡村文化却落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农民精神文化的需要。以浠水县为例,作为1个100万人口且文化底蕴丰厚的大县,全县13个乡镇文化站在2005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时,改制为民办非企业组织,原干部职工退出事业编制,退出财政供养序列。自2006年起,省政府陆续拿出奖补专项资金建设乡镇文化站站舍,但因地方政府配套建设资金不到位,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全县649个村建有农家书屋,127个村建有文体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因无服务报酬作保障,除少数村由村干部代管理外,基本上没有专兼职文化员。乡村专兼职文化人才断层。2005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我县乡镇文化站共有48名干部职工,改制为民办非企业组织后,目前以“社会人”身份从事乡镇文化服务岗位人员只有13人。乡镇文化站改制12年来,陆续有退休人员退岗,因无新人进入,出现从事乡镇文化工作的人才断层。
有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800元,农民只有128元。农民的文化消费中主要支付有线电视费,其他文化娱乐开支较少。笔者对260个农户定点调查,2017年用于“红、白、灰”等文化消费总额为173568元,户平668元。在一些富裕起来的乡村,曾刮起过造墓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影响了乡村社会风气与社会环境。
二、乡村文化关系乡村振兴
我国已进入新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化,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变,乡村振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变,发展乡村文化、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乡村振兴的关键性作用没有变。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高度重视物质——技术层面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乡村文化——价值层面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货币资本的投入,更需要人力资本投入;不仅需要经济动力,更需要人文建设资源。
当代社会,知识即是财富,人的素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新型农民,对改变贫困面貌,促进农村乃至国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国,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九大为解决这一命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先进的乡村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应通过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对农民进行深入持久的精神动员和文化教育,广泛建立起农民与先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联系,推进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事业兴盛。
三、乡村文化建设若干举措
1、注重文化载体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千头万绪,首要任务是尽快构建起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包括乡镇文化设施与村级文化活动阵地。文化设施是文化事业的物质载体,是乡村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乡村文化活动的必备基础。培养农民道德情操,开展娱乐健身、读书学习、休闲交流,须有一定的场地、房舍、设备、器械。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究实效,一步一个脚印,既要抓创建,也要抓管理、抓巩固,不搞贪大求全,重在受农民欢迎,发挥应有作用。
2、壮大文化人才队伍。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合适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培养机制,不断培养和壮大乡村文化队伍。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就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出台相关政策意见,要将这些文件精神落到实处。乡村文化建设应十分注重农村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的建立,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逐步健全乡村文化人才骨干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既要有文化管理人才,也要有文化专业人才,更要有一大批农村土生土长的文艺骨干、乡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有了这样一支健全的队伍,乡村文化活动就会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各种文化设施也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一些县市以“县聘乡用”机制,为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2名以上有事业编制或享受事业编制待遇人员,为村级考核选聘文化协管员,由财政发给津贴,这也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强化文化骨干队伍的一个新举措,值得推广。
3、强化政府职能。乡村要振兴,文化来支撑。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励精图治,描绘乡村文化建设蓝图。文化力也是一种生产力。乡村文化建设应更多地体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与作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及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文化权益。政府主导,加强对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体现社会再分配的时代性、合理性,是农民文化权益的回归。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与工作职责之中,建立起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与保障体系,从根本上确立优势。只有过硬的政府主导,健全的政策保障,明确的目标职责,才能使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有健康的发展空间与精彩的内涵。(责任编辑:龚丽君)
(作者系浠水县关口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