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南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巩固、拓展、衔接、振兴四个关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政策不留白、工作不断档、投入不减少、机制不漏人,着力防返贫、强帮扶,兴产业、促就业,让脱贫基础更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产业兴 增收致富有盼头
脱贫群众的生活好不好,收入是关键。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根本之策就是发展产业。潼南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同时,也为脱贫群众送上“金饭碗”。
柏梓镇柠檬种植基地。王华侨 摄
近日,笔者来到玉溪镇新田社区佛手种植基地,只见大片郁郁葱葱的果树林中,白中带紫的佛手花掩映其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独特的淡淡香气。几名工人正在忙着除草、施肥,一片繁忙景象。据介绍,该基地由新田社区集体经济联合社进行经营管理,借助联合社的技术优势,佛手长势喜人。
“正在基地务工的农民全部都是脱贫户,平时有10余人,在修枝、施肥等农忙时节,有50余人。”集体经济联合社负责人赖兴告诉笔者,今年8月左右佛手便可成熟上市,预计产量能达到6万斤。
过去,新田社区居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效益较低,社区也没有集体产业。乡村振兴驻社区工作队和社区“两委”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后,在社区9组流转了160余亩土地,引进佛手种植,发展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实现增收致富。
产业引进来、做起来、强起来,当地居民成了最直接的受益群体,闲置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剩余劳动力家门口就能挣钱。脱贫户高玉明告诉笔者,他们平时在基地除草、浇水,施肥,每天都能有几十块钱的收入,大家干得很开心,除了务工外,每年还有土地流转收入,到年底还可以参与集体经济分红,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
“农业强,才能农民富、农村美。把产业做大了,效益提高了,乡村振兴就有了经济基础。”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潼南区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思路,遵循“宜种则种、宜果则果、宜养则养”原则,大力发展粮油、蔬菜、生猪、柠檬等特色产业。资产收益、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务工就业、产品代销……产业发展为带动脱贫户稳定就业、持续增收注入“动力”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就业稳 乐业更能安居
在位于五桂镇东南村的重庆硕展基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振兴就业车间内,干净整洁的地面上,一条条生产流水线整齐排列。伴随着机器此起彼伏的哒哒声,手法娴熟的员工们正在工位上忙着加工电子连接线,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来这里已经一年多了,这个月应该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李大南一边娴熟地做着穿线活,一边介绍说,“车间离我家不到1公里,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有足够的时间把老人孩子安顿好,还可以有一份可观的收入,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说起现在的日子,李大南信心满满。
李大南的话引起工友张海香、任翠碧的共鸣。她们都是东南村的脱贫户,过去家中的收入都靠种地、打零工,远远满足不了家庭生活开支。“我老公患有精神病,走得早,女儿在上初中,我不能丢下孩子出去打工。”任翠碧说,不出去打工日子过得很紧巴,如今在车间上班,既能照顾女儿,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得知村里有个可以赚钱的车间,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人回来了。“在这里工作比在外面打工好,过年过节都可以在家里。”张海香高兴地说。
据悉,该车间占地2000平方米,主要生产蓝牙耳机、线控耳机、数据线、充电器、充电宝、LED灯、线束等。该公司产品主要为海尔、美的等企业供货,订单量还在逐年递增,产品供不应求,正在着手扩大生产规模。
“只要本村或其他村的脱贫户有就业意愿,我们会大力支持,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靠双手挣钱致富。”东南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强说。
为返乡创业的群众和当地困难人群提供施展平台,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像锐升电子这样的就业车间全区还有10家。
近年来,潼南区坚持把就业帮扶摆在突出位置,以提升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通过深化劳务协作,丰富拓展人员输出、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产业援建等协作内容,促进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努力将脱贫人口稳在企业、稳在岗位。
同时,促进就地就近就业,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的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提高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占比,动员脱贫人口参与项目建设;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健康发展、壮大升级,对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给予奖补;依托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统筹用好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其中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
此外,组织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专项行动。引导脱贫家庭(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高等职业院校和技术院校教育,发挥建筑、物流、电力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作用,促进雨露计划毕业生实现就业。
“稳岗就业是增加脱贫人口家庭收入,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途径。”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凝聚多方合力,加大对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的政策扶持力度,做到政策落实更加精准,产业导向更加精准,帮扶对象更加精准,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措施到户更加精准,千方百计帮助脱贫人口端稳就业“饭碗”,努力提升贫困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环境美 生态宜居幸福足
走进柏梓镇郭坡村,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宽敞平坦的道路蜿蜒曲折……置身其中,青山绿水环抱,蓝天白云笼罩,整个村庄安静而祥和,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以前每家的垃圾都是自行处理,现在大家门前都配有垃圾桶,还有人专门来收,村里的环境变得更好了。”村民老李说。
昔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脏乱差村,如今蜕变成“路净、水清、院美”的新农村。其变化的动力来源于潼南区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区围绕“干净、整洁、有序”总体目标,以“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基础,形成区干部包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的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分工职责,充分发挥干部“领头雁”作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分档有序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让乡村露出干净底色。
同时,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和入户道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现在,30户以上的聚居点全部实现入户道路“院院通、户户连”。在村内道路、坑塘河道、闲置空地和公共场所开展全方位的绿化行动,利用空地和荒宅基地打造小品游园、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形成“有产业、有品质、有颜值”的乡村新业态。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人居环境整治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垃圾清理了,村道干净了,公厕改善了,我们农村越来越好了,日子是越过越舒心了。”村民们不约而同感慨。
如今,行走在潼南广袤的乡村,既有美丽宜居新家园,也有生态绿色的产业园,同时还有静心洗肺的生态园,一幅幅乡村振兴新风貌成为潼南大地上的生动图景。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一项项政策的落实,一个个项目的实施,让潼南区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色更足,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原标题:潼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