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专家视角 查看文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龙海波: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乡村振兴

发布时期:2022-3-21 11:27
阅读:1184 回复:0

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乡村振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并专门强调“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充分凸显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立足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旺必须立足高质量发展,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有效管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突出县域产业位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不仅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满足市场需求导向,还要从重塑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角度彰显区域特色、乡村价值等。因此,需要处理好县域富民产业与城市产业之间的关系,善于从乡村建设行动中把握大中城市产业功能疏解、“一县一业”农村特色产业体系构建、产业集聚度提升等举措意图,提前做好产业谋划布局,推动产业进园区。

深化流通服务体系。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不仅要注重农产品生产端高质量供给,还要重视农产品流通端精细化服务。这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对于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至关重要。从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看,打通基层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潜力十分巨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这对于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消费持续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发挥关键技术支撑。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不仅要注重业态应用层创新,还要守住安全底线,强化技术源头创新,尤其是要聚焦种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种子企业“小散弱”问题,加快构建高效精准的生物育种技术体系。相比以往,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凸显产业兴旺的安全底座。没有底层技术支撑的发展不可能是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也就难以真正实现。因此,要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工程协同化水平,筑牢种子、耕地、农机“三位一体”支撑,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注重数字转型赋能。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不仅要从增加有效供给出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还要从应用场景、服务需求多元化角度推进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相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经营体系、农资农机体系、农产品供销体系深刻变革。因此,必须将农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多元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筹兼顾。

抓好两个结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但归根结底还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只有产业高质量发展,才有乡村全面振兴,要注重产业富民和融合发展相互促进,进一步提升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一方面,抓好产业富民夯实乡村发展基础。相比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肩负着助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的重大使命。特别是要加大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产业培育力度,将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与外地乡贤农民工返乡创业相结合,逐步推动由单一低附加值“扶贫车间”向专业高附加值“家庭工厂”产业模式转变。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过程中,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同时稳步推进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推动更多脱贫地区依靠高质量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更多县域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更好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另一方面,抓好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乡村价值发现往往伴随着资源要素快速流动,特别是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对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应当看到,乡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乡村资源、人文历史、产业基础的有机整合,更加强调不同地区的禀赋差异性。从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看,就是要紧紧抓住乡村市场主体和农村劳动力供需两端,吸引脱贫人口家庭新增劳动力就近就业,同时借助数字化转型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流动上升渠道,也为农业人力资本迭代升级提供支持。

发力现代产业

深刻认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关键在于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何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其中包含了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推进乡村产业园区化融合化发展、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创业创新等多个维度。具体而言,首先,它包括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特色产业,也涵盖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不同行业衍生的新兴业态。其次,从产业具体形态、园区空间布局等方面构建了上下游联动、融合发展的产业链生态圈,能够进一步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使得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区域特色更为明显。此外,有利于推动产业发展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为真正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科学把握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关键,精准发力,从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龙海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