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确保粮食能源安全,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尽管粮食生产面临很大困难,唐仁健表示,有信心有决心打赢保夏粮夺丰收这场硬仗。他指出,当前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国家提高了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三大谷物的种植收入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扩大到全国主产省的820多个主产县。今年还将对种粮农民实行农资补贴,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此外,各个方面行动迅速,夏粮生产也有一些有利条件。
“目前,我们粮食供给的总量是充裕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唐仁健说,“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多中国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吃得越来越好。”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减少较多,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
“地之不存,粮将焉附?”唐仁健说,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继续加大公开曝光、挂牌督办、追责问责力度,同时标本兼治,从制度、规划、政策、技术等多个维度,进一步增强体制机制和执法的刚性约束。要管数量、提质量、控用途,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完善法律法规,同时合情合理地把握耕地种植用途的管控问题。
当前,一些脱贫群众还存在返贫风险。如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唐仁健列出了两组数字:第一,去年全国脱贫人口收入增长达16.9%,比面上其他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快了6.4个百分点;第二,脱贫地区外出打工人数去年是3145万,比上年增加了126万。从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后评估的初步情况看,各地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问题。
“以前解决的主要是‘两不愁三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尤其脱贫地区的基础设施、自我发展能力动力等还不足。”唐仁健指出,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改善脱贫地区的发展条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第一,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把风险消除在萌芽和早期阶段。第二,抓住产业就业这个根本。第三,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帮扶力度。160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今年要集中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对于近年易地搬迁的近1000万人口加大帮扶力度,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还能逐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