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电业为人民”,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宗旨。在脱贫攻坚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广大脱贫地区送去了光明,带去了希望。
以有效衔接为目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多亏了村里安排的公益岗,才让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2021年2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定点帮扶的湖北省长阳县龙舟坪镇合子坳村村民向新国感叹道。向新国患尿毒症后,一家人的日子十分困难。2019年,驻村干部帮助向新国夫妇申请了公益岗位,夫妻俩每月收入过千,终于重燃生活的希望。
2020年3月5日,国家电网公司无锡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在无锡滨湖区山水东路西林果品基地开展电力助农服务。胥慧颖摄
从2017年起, 国家电网公司在合子坳村投资近200万元捐建了光伏扶贫电站,可使村集体每年增加20万元收益,并通过设置公益岗位促进就业增收、设置“助学金”奖补困难大学生、开展“救急难”活动救助困难家庭等,让包括向新国夫妇在内的81名村民享受到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公司还在该村新建了标准化脐橙园、茶园和大棚等项目。疫情期间,村民通过在大棚务工,有的家庭月收入超过2000元,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无臂小伙陈兹方是国网电商帮扶青龙桥服务站负责人。通过电商让更多的土特产走出大山,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是他的梦想。2020年受疫情影响,巴东县部分橙子滞销。陈兹方便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向网友推介巴东县的橙子,共帮助村民们售出6吨。如今的陈兹方,已经成为巴东县的“脱贫网红”,激励越来越多的村民追梦圆梦。
2021年,国家电网公司捐赠5600万元,支持定点帮扶县(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使用捐赠光伏扶贫电站收益4726万元,设置公益岗位4323个,建设小型基建项目79项,救助困难家庭126个;完成消费帮扶1.4亿元;支撑央企消费帮扶行动,运营“央企消费帮扶”平台,上架产品7000余款,交易规模3亿元。
以加强电力保障为基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10年前,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90%的茶企采用柴火或煤炭等炒茶。如今,随着电网改造升级完善,全县200余家茶企采用半电式或全电式智能化制茶。
2021年4月2日,椒园供电所“网格员”钟昌纯来到湖北贡易德茶厂走访,负责人肖福军正在新扩建的茶厂车间操控光波杀青机。“按标准在程序中设定好参数,再也不用担心茶叶炒焦糊了!”肖福军说。因原来的200千伏安变压器无法满足生产需求,2021年,肖福军投资扩建新厂房,新增70台设备、新增用电负荷300千瓦。新设备上线后,该厂每月用电量达2.9万千瓦时、电费2.6万元,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用电量。2021年茶叶产量可达5万斤,将是2020年的10倍,产值突破2000万元,是2020年的近20倍。
“根据你们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计算出大概的用电负荷,新增的变压器肯定够用,你就放心吧。”2021年7月5日,虎什哈供电所员工徐超和叶鹏来到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镇顺鹏小店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开展上门回访服务。因2020年猪肉价格上涨,该公司负责人王云龙投入大笔资金养殖种猪,因养殖数量增加,用电负荷出现增长。在供电员工的指导下,王云龙通过“网上国网”APP 线上申请办理变压器增容,新增容量为100千伏安的专用变压器一台。业务受理员快速完成线上受理,并主动打来电话、上门收集资料,第一时间完成变压器增容业务,这样的服务态度和效率让王云龙十分感动。“没想到供电服务这么到位,真是又方便又贴心。”王云龙说。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规划投资7552亿元,加快推动传统农村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降低农村小微企业接电成本,已实现12个省份160千伏安及以下农村小微企业“三零”(零上门、零投资、零审批)服务。推动建成产业电气化项目2483项,推广电炒茶、电烤烟等电气化设备13万台(套),建成582个全电景区,减排二氧化碳112.6万吨,直接受益群众786万人。
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抓手,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阿里联网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继青藏联网工程、川藏联网工程和藏中联网工程之后,建设的第四个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高海拔电网工程。工程跨越西藏2个地市10个区县,总投资74亿元,输电线路长度1689千米。
居住在定日县尼辖乡协格尔镇辖龙村的次旦曲美,2020年本来计划前往拉萨寻找工作机会,因为疫情留在了村子里。阿里联网工程复工后,项目指挥部联合日喀则市政府培训当地电力施工劳务队和电力技工,安排220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当地困难农牧民开展集中培训。2020年4月3日,定日县举行了一场工程建设人员出征仪式,包括次旦曲美在内的80多名藏族青年拿到了用工协议,正式成为阿里联网工程的建设人员。
“等赚了钱,我就买辆这样的吊车。”次旦曲美指着一台吊车说,“在工地上干活,学技能、挣得多,不用离开家就有稳定收入。”阿里联网工程建设期间,共吸纳当地农牧民就业2678人,零星用工10246人次,采购当地砂石料等8400多万元。
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网工程中,积极使用当地人工和工程机械,帮助地方增收1265万元,并提供配网建设、设备安装等技能培训。2021年以来,培训当地农民工706人次。
以打造文明乡风为突破口,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1年,国家电网公司发挥阵地优势,发动共产党员服务队、志愿组织,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在山东、陕西等地,2000余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用电设备安全检查5700余次,有力地保障了夏收、秋收用电安全。在青海、河北等地,依托“留守儿童之家”资助困难学生175名,为留守儿童送去生活学习用品1900余份。
“我用40积分换了洗发露、毛巾、香皂等生活用品,不用自己掏一分钱,用的都是平时得到的积分奖励。”2021年3月22日,山西省浑源县驼峰乡驼峰村脱贫户孟桂芳拿着自己的积分卡,在“电力爱心超市”兑换了生活用品。
国家电网公司在该村建立了电力爱心超市,利用帮扶捐赠资金,统一购置农用拖拉机、翻转犁、旋耕机等现代化农机农具,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建立积分兑换机制,驻村工作队协调地方政府和村“两委”组织开展村民思想教育、培训学习、党建宣传等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文化、村规习俗、乡风家风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视各家农户日常表现和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积分奖励,积分可在“电力爱心超市”兑换等分值的超市物品。“电力爱心超市”成立以来,受到村“两委”和村民交口称赞,村民们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维护公共卫生,自觉整理院落,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村民纷纷在微信群里感叹 :“现在咱村真是大变样!”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在经营区域内因地制宜建成了51个“电力爱心超市”,以此为载体,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助力打造文明乡风。
以能源低碳转型为重点,服务乡村生态振兴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整县屋顶光伏开发试点,配合地方编制方案,推动制度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生活用能电气化,2021年以来建成农村生活电气化项目620项,建设改造电气化厨房439个,大幅提升了农村生活电气化水平。
2021年6月26日,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106户村民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并网,标志着北庄村零碳绿电智能微网项目建成,该项目通过能量存储与优化配置,能够消纳全部新增光伏发电电量,实现清洁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全村全部由能够自愈的智能微网供电,降低了碳排放,促进低碳用能转型。”项目技术人员介绍。伴随着用能全电化,北庄村将实现全时段零碳供能、绿电供应。
北庄村村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后,白天自发自用,储存下来的电能可以上网,每年可为村里增加发电量约79.3万千瓦时。余电上网每年能为北庄村每户村民增收2400~3000元。
青海省玛多县,地处三江源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年均气温-4℃,全年供暖时长达到11个月。以前,当地采暖依赖煤炭,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煤炭燃烧不充分,采暖效果差,还污染三江源生态环境。“以前我们全都是烧煤,煤堆得像山一样高,又累又脏,还烧不热。”玛多四片区的锅炉工这样说。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电网公司出资4305万元,推动实现了玛多全县清洁采暖全覆盖,玛多县成为全国首个高海拔地区清洁采暖示范县,通过清洁采暖,玛多每年减少燃煤消耗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98万吨、碳粉尘2208吨,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254吨,有效加固了三江源核心区生态安全屏障。
以提升治理水平为主线,融入乡村组织振兴
坐落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枫桥供电所,积极探索应用电力枫桥经验做法——“群众路线、法治思维、源头治理、网格管理”工作法。“电力老娘舅”“电管家”“电保姆”三支队伍与政府、企业、群众保持良好沟通,做到专业服务到家门、矛盾化解在基层,有效服务乡村振兴。
枫桥供电所运检工陈仲立在基层从事电力工作已有30多年,经常在工作之余帮助客户接电灯、修电线,与当地居民建立了鱼水深情。2013年,他被枫桥供电所选为“电力老娘舅”,负责近8000户居民的涉电问题调解。陈仲立的记事本上,已经记录了他调解的300余起矛盾纠纷。
在诸暨市,像陈仲立这样的“电力老娘舅”已有157位。他们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通过公布联系号码、定期上门沟通,及时化解涉电矛盾,强化优质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电网公司联合相关部门组建电力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靠前化解各类涉电矛盾纠纷;建立政府出资、乡镇实施、供电指导的漏电保护器管理机制,推动成立电力行政联合执法中心,保障农村用电安全。联合相关部门打造“乡村大脑·智慧电力”应急管理体系,保障“三农”发展用电,构建了由地方政府、供电公司、村民委员会等多方参与的农村用电共建共享共治机制。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第十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