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和美乡村 查看文章

以新金融行动赋能乡村振兴 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美丽乡村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王志强
发布时期:2021-10-29 14:25
阅读:1991 回复:0
作者:王志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国家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国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党有号召,我有行动。作为国有大行,建设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人民所急所需所盼,以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共生、金融普惠为抓手,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乡村为目标,在广阔乡村开辟新金融行动主战场,探索形成具有建行特色的乡村振兴创新体系、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

以新金融行动赋能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美丽乡村


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建设银行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刻领悟金融服务本质,深入探索农村金融实践路径,奋力推进新金融行动,融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体系,做推进城乡协同发展的“同行者”;融合城乡经济循环,纾解县域乡村民生痛点,做乡村产业兴旺的“支持者”;融汇城乡要素资源,引导金融活水从“大江大河”流入民间阡陌的“涓涓细流”,精准浇灌广袤乡村大地,做高效流动、精准匹配的“撮合者”。截至2021年9月末,涉农贷款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行贷款总额的13%,规模居同业前列;涉农贷款平均利率4.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53万个“裕农通”服务点已覆盖全国75%乡村,今年以来累计为农户提供1.2亿笔交易服务;发放裕农通等涉农银行卡3000多万张,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加强产业帮扶,打牢发展根基。建设银行通过搭建场景、营造生态、创新服务,培育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培植和增添造血机能。

一是搭建产业化服务场景。依托基层党组织,围绕农村特色产业核心企业,沿着农业产业链条,创新信息汇合、要素聚合、经济撮合、服务综合的产业链服务模式,构建粮食生产、水果蔬菜、茶叶花卉、牲畜水产养殖等6大农业产业链条服务体系,强化30多个产业链生态场景建设,为上下游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支持。例如,山东省分行开发寿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务平台,集智慧农业、电子商务、产品溯源、质量监管、金融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推动寿光蔬菜生产标准化、交易透明化、监管数据化以及流通可溯化。2020年9月上线至今,实现蔬菜交易60多万笔、交易量3亿多公斤、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

二是打造数字化服务集群。深入推进农产品数字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贯通“种管收储运加销”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高效运转,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例如,黑龙江省分行构建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贯通产业链各生产经营主体,根据政务、企业、农业、金融大数据为客户画像,自动形成信用记录,实现涉农贷款产品线上操作,大幅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21年9月末,黑龙江省分行累计投放涉农生产经营贷款600多亿元,惠及40多万农户、700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是提升生态化服务质效。按照绿色、生态、高效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重点支持农村土地整治修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绿色资源开发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县域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7大领域,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截至2021年9月末,全行涉农绿色贷款余额3538亿元,增速32%。

四是打造社会化赋能模式。建行大学把流动课堂设在田间地头,通过“金智惠民”工程赋能社会,依托乡村中小学、党群服务中心、乡村医疗站、“裕农通”服务点打造“裕农学堂”,建设传递党的声音、传达国家政策、推广农业技术、普及金融知识的宣传阵地、咨询中心和服务窗口。截至2021年9月末,已建起裕农学堂2500多家,累计开展各类培训5万多期,惠及农民400多万人次,助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为农民的人才队伍。

加强服务创新,优化产品供给。建设银行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引金融甜水灌溉广大乡村,让土地动起来、农资活起来、乡村富起来。

一是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网点。着力打造“裕农通”统一服务品牌,构建普惠金融服务点线下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能力。今年前9个月,“裕农通”服务点累计为5000多万农户提供法律咨询、医疗养老、涉农保险、农技指导、产品物流等各项服务。

二是搭建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平台汇聚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要素,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生态保护搭建4大类、11小类、34个民生服务场景,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例如,河北省分行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开发上线“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集智慧政务、便民生活、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于一体,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

三是创新乡村振兴信贷产品。线上打造裕农快贷、党建惠农贷等系列产品包,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提供针对性强、匹配度高、操作简单的信用类产品;线下打造乡村振兴贷产品包,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农村企业等提供信贷服务。例如,内蒙古分行创新生物资产抵押贷款产品,帮助中小养殖场解决改造升级资金问题;广西分行搭建“一朵云、一平台、一终端、四系统”数字综合平台,以新金融构建“数字茉莉”新生态,助力横州市实现茉莉花综合产值超百亿元。

四是探索乡村振兴服务模式。深入住房租赁、消费金融、资产管理、社保民生等领域,大力推进普惠金融、智慧政务、绿色金融,打造“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创业创新+住房租赁+医疗养老+社会治理+X”等服务平台,提供综合性、多元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例如,广州白云机场附近的凤和村,前两年还是远近著名的空心村,大量村民外出务工,1/3以上房屋空置。广东省分行加强银政企合作,为凤和村三旧改造项目提供金融综合服务,将空置房进行优化改造,发展长租公寓、商务办公、商业、旅游休闲等项目,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企业,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稳定收入。如今,百年古村焕发新活力,成为首批100个广州网红打卡地,荣获“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称号。

加强科技应用,提升战略质效。建设银行服务乡村振兴不是简单依靠“物理网点”和“人海战术”,而是强化数字服务手段,支持三农服务数字化发展。

一是完善乡村金融基础设施。依托现代科技,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形成线上、线下、上门、代办、自助等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供给渠道,大力发展移动支付,有效缓解农村网点设置少、金融服务辐射范围不足、供给渠道单一问题。

二是纾解三农数据痛点堵点。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光谱识别等技术,多领域、多维度采集包括涉农行为在内的海量三农数据,进行科学化、智能化、标准化整理,构建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库,优化创新制度、产品和服务,构建风控模型进行评级授信,实现数据创造价值。例如,宁夏分行创新推出的“塞上奶牛贷”,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取移动式活体智能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监测信息,形成养殖企业每日产乳、繁殖、饲养、疾病等数据,实现活体奶牛信息实时监测,为农牧业养殖企业开辟了一条活体牲畜抵押融资的新路径。

三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农村信用信息征集和共享难、农户信用信息评价和运用难等问题,推进农业专业化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内外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路径,持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例如,在河北、山东、湖南等地,试点“道德银行”,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将村民日常行为量化成信用积分,导入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乡村信用积分系统”,同时结合建行龙信商等数据产品,与地方平台数据互相融合,创新农村信用评价方式,探索信用量化和变现的方法路径。

四是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研发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农户信贷贷后管理系统和数字风控平台,优化“数据、指标、模型”三位一体的三农信用风险评价体系,降低对抵押担保的依赖,在提升涉农信用贷款比重的同时,有效控制信用、欺诈、洗钱等各类风险,让乡村金融服务平易可及,风险管控得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下一步,建设银行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的新金融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数字化畅通城乡连接,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崭新画卷,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建行智慧与力量!

(作者单位:建设银行战略与政策协调部)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