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贯通的实践路径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正君
发布时期:2021-10-15 16:46
阅读:1320 回复:0
现在,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最后关头,决不能有松气歇脚、到站下车的想法,必须顺势而上,实现脱贫扶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有效衔接。

(一)坚持人民立场,发展思想上无缝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前提在于思想认识到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本质上是我们党为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使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做好二者衔接,要深刻领会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强化理论指导的连续性,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将人民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服务对象。“尽管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乡村,但市场主要是在城镇”[18]。乡村的产业兴旺和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而消费者60%以上居住在城镇。因此,乡村振兴既要服务好广大农民,也要服务好广大市民。只有为城乡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振兴之路才是可持续的。二是围绕人民群众需要制定乡村振兴的对策。新时代,城乡人民需求的能力变强、范围变广、层次变高、结构变优。各地制定乡村振兴政策,应顺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准确把握城乡人民需求差异,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精准指导、分类施策。同时,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杜绝“形象工程”。三是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农民是脱贫攻坚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让广大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激发出他们的智慧和潜能,乡村振兴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四是让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乡村振兴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让农民增产增收,着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在乡村振兴中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构建产业体系,发展产业上无缝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基础在于产业发展。多次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长远来看,实现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相对贫困人口长效机制的牛鼻子。乡村振兴要在现有扶贫产业基础上,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激发乡村内在发展活力。一是做大产业规模。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应对残酷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在脱贫攻坚时期,很多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手工制作、光伏发电、电商、旅游等产业扶贫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就业。但是,很多扶贫产业仍然基础弱、规模小、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乡村振兴要整合产业资源优势,壮大一批抗风险强、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富民产业,提高产业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集约效应。二是做强产业龙头。龙头产业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领头雁,起着引领带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应着眼于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从对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转到培育和发展县域内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龙头产业上来,扶持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和竞争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能,稳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做优产业特色。结合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研发特色产品,避免同质化、低质化竞争,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之路。四是做好产业融合。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强化产业联动能力,实现乡村三大产业从“单一”向“融合”转变。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积极培育农村电商、物流商贸、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有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三)培育人才队伍,发展动力上无缝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核心在于人才振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必须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如果没有内生动力,仅靠外部帮扶,“输血”再多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脱贫攻坚时期,我们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改进帮扶方式,强化技能培训,倡导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力提高了帮扶成效。乡村能否振兴,关键也在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强化人才支撑。通过“内育”与“外引”相结合,激活存量、吸纳增量。一是激活人才存量“尖兵”。在脱贫攻坚阶段,各地都涌现了一大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的党员干部。他们攻坚克难,舍小家为大家,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尖兵”。在乡村振兴阶段,要继续让扶贫“尖兵”担当“挑重任、打硬仗”角色,发挥其带头引领示范作用。二是扩大人才培育“苗圃”。建设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基地,精心开展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技能。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农业职业经理人。三是增强人才吸引“磁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引进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场、懂法律的现代化专业人才、党政人才下乡创业和服务,引导外出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等人才返乡创业创新,吸引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有资本的企业家、科技人员、乡贤等回乡投资兴业,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同时,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乡村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保障等体制机制,确保人才育得出、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四)抓好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上无缝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在于组织振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引领。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这么大成就,关键在于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在脱贫攻坚中,各地探索出多种“党支部+”的产业脱贫模式,实行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将党组织活力变为脱贫动力,将党建优势变为扶贫效能。在乡村振兴中,要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以组织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指出,“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把基层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19]。一是抓好“主心骨”。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的“主心骨”、领路人。要强化领头雁工程建设,从致富能手、复转军人、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政治过硬、群众信赖、能力突出的人作为基层广大党员的“主心骨”,发挥好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的作用。同时,继续向相对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持续抓好驻村帮扶,做到帮扶工作不放松、力度不减弱切,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二是配强“好帮手”。严格选人用人标准,采取内选、外引、下派等措施,不拘一格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两委”队伍,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抓好班子、配强队伍的基础上,利用驻村干部振兴、第一书记振兴、对口帮扶振兴等方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组织力量,提升乡村治理的领导能力。三是备好“接班人”。加强农村后备干部力量的培养,将政治上可靠、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青年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和村干部,选拔、培养、储备一支德才兼备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通过加强党支部建设,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治理,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打造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自治增强乡村自我管理服务能力,以法治提高规范和保障水平,以德治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五)完善政策体系,机制保障上无缝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落脚点在于政策体系。各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完善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对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扶上马,送一程”,主要政策措施不能踩急刹,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要保持现有工作机制和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20]。一是强化领导机制衔接。在领导机制上,严格落实党的领导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扶贫开发机构转化为乡村振兴机构,五级书记抓脱贫的联动机制转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在工作机制上,沿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解决贫困问题长效机制;在投入机制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财税优惠、贴息贷款三种渠道的脱贫攻坚财政投入体系转向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体系;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转向乡村振兴工作格局。二是做好规划衔接。搞好规划顶层设计,设计一张图、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把脱贫攻坚规划还需持续推进的任务、工程、项目等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强化接续支持,发挥长效作用。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科学规划,通盘考虑,衔接好各专项和行业规划,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21]。三是做好政策衔接。研究现行支持政策的延续时限与脱钩方法,分类确定需要取消的、接续的、完善的政策。那些脱贫攻坚中行之有效的成熟经验、政策措施,能够延续的要继续保持,不能延续的要平稳过渡,推动部分临时性、超常规、特惠性政策举措向长效性、常态性、普惠性政策转变。四是做好督考机制衔接。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监督、考核、评估等督考制度体系,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杜绝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防止盲目跟风攀比,克服短期化行为和虚假繁荣,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


作者简介:姜正君,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治理。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