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事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业农村部相继实施打通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梗阻、打通互联网进村通道以及《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与举措,引领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较快提升。农产品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的快速崛起,也加快了这个进程。
然而,城乡信息化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大潮,这个过程相对要漫长一些。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倡导加快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
补齐短板打牢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做好“三农”工作的“六个要”等重要论述,强调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重点抓好包括“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建设,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说:“作为农业大国,我们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王召明建议,既要健全“互联网+农业”产业政策导向,优化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又要完善快递、仓储、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支持与农产品电子商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创造条件;也可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建设模式,加快电信“村村通”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设施升级换代。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农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华茜说:“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时常在想,农民穷、致富难,一个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比较差、技术手段落后。‘互联网+农业’打破了部门地域、技术领域界限,建立面向农户、农业企业的电商平台,补齐了传统农业的短板。”
“‘互联网+农业’很重要,它承担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孟洛明建议,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综合效益,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在知名电商平台建立本地农产品特色馆,为特色优质农产品开辟市场营销新阵地,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沈阳市市长姜有为表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激活农村发展要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更多的乡土人才。目前,沈阳市已在实施《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实施方案》,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村电商,电商经营主体2018年发展到532家、增长1.7倍。
构建新型产销体系助推农村消费升级
“互联网+农业”、农产品电商,不仅成为助推农货上行、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构建新型产销体系;还引领农民融入现代信息生活,助推农村消费升级。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认为,农产品大流通新格局正在构建之中。农产品产销对接需要新思路,必须实现“三变”: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展会和产销对接活动重点由数量扩张向强素质、提动能转变;二是对接方式由主要依靠有形市场向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直供直销、期货市场等无形市场并重转变;三是由注重数量交易向保障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