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新冠疫情给中国农业带来的8点影响

发布时期:2020-2-16 02:06
阅读:1744 回复:0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中华大地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在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据估计,仅旅游、餐饮、电影这几个产业的损失加在一起,就可能超过了一万亿元。而这一切似乎还只是开始,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新冠”的破坏力才逐渐显露出来,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对农村农业的影响有以下8点:

1、部分农产品销售渠道受限,或会出现“隐形滞销”

于部分秋冬季成熟的果品或者大棚栽植的蔬菜等农副产品,本来春季前后是农民销售的旺季,但是受此次疫情影响,前来集中收购的外商人数明显减少,再加上交通管制力度加大,运销队伍出现严重“缺编”,农副产品出现了“隐形滞销”现象。

2、农产品流通成难题,亟需解决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

农产品再多再好,运不出去只能是血本无归。因部分地区的封路政策,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运不出去,急需的生产资料运不进来,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疫情当前,加强防控措施无可厚非,但“一刀切”的封路政策实则不可取。对于所有农业人,都急切地希望恢复正常的农资、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需要绿色通道,唯有流通顺畅,农业人才能看到希望!

3、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观念会愈来愈理性

居民会更加重视吃的安全、吃的营养,对大健康、有机绿色食品、药食同源食品、功能食品的需求会增加,对农产品提出更高要求。这也为绿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


4、特种养殖或进入冰冻期

本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源头较大可能是野生动物,这已经对特种养殖敲响了下行的号角,消费者会排斥即使是家养的“野生动物”,如雁、蛇、孔雀、鸵鸟、野猪等等特种养殖因此将进入一个长期的低迷期

5、互联网买菜正在加速渗透生活

线上购买生鲜的观念得以普及,未来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2020年春节,美团对外公开的数据显示,北京的日均订单量为节前的2-3倍,“无接触配送”成为美团的口号。艾媒咨询2020年2月5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从2016-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整体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6、疫情或引发农业春耕用工不足

从疫情对农业的影响来说,消费端、流通端首当其冲,生产端紧随其后。由于部分道路封锁导致的流通不畅,再加上人手不足,春节期间,禽类、水果、蔬菜产区出现严重滞销,而城市里由于供应不足,价格偏高。

同时,春节前后一般是农业生产物资调配运输的重要时间,比如种子、化肥、农膜等。果树类马上要开始做花期前的准备工作,大田作物比如甘蔗、早稻、南方花生也开始进入新年度的育种/播种期,这些都需要大量农业用工。但农民在家隔离,不仅导致一些应季蔬菜水果难以及时采摘,同样也影响年度生产。

7、提供农产品区域供应的集约化规模化的都市农业会迎来发展良机

蔬菜供应受到空前重视,设施蔬菜效益可期,产销模式会倒逼改革。加强都市农业、科技农业发展,促进区域蔬菜供应才是长久之计。对于大中城市以上的都市农业、科技农业发展会有所重视,在城市近郊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科技农业基地,如百源康鱼菜工厂,解决重大疫情情况下的本地供应。

相信经此一“疫”,菜篮子建设能得到重视和加强,“地产地销”理念也能得到重视。

8、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在家就业创业的热情

受疫情的影响,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时间会推迟,外出务工比例也会有所下降,使得部分农民工会选择在家门口工作,这将缓解乡村企业的用工荒,使得乡村企业得到较好的发展空间。 因此,农业农村部门也应该化被动为主动,主动适应疫情影响下的变化,通过应给予农业生产主体一定的补贴和贴息贷款支持、在县域范围内建设完善农业初级产品加工体系等对应手段,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