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以《就业不离家 挣钱又顾家》为标题,报道了云南曲靖麒麟区团结村从曾经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的“空心村”,变成如今产业发展、百姓家门口就业的“幸福村”,农村产业不断壮大,创造出了更多工作岗位,不仅让村民就近就业,更带动了乡亲们就业增收。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经验,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只有从好的案例吸取经验,才能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有益尝试。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得人。千方百计让留在乡村的人,拥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是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迈出的一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大力发展乡村的特色产业,让更多人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切实解决“出去顾不上家,在家养不了家”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让出去的人愿意回来,让留下的人过得幸福。
实现乡村振兴,重点在于组织。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需要组织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从招商引资到组织村民学习,从评选“最美家庭”到制定激励措施,曲靖经验的背后,始终离不开组织的带动。对内调动乡村建设的积极力量,对外提升市场的竞争能力,结合乡村留守妇女多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彝族刺绣,不仅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也让人们获得了真金白银。正是因为当地激活了组织的“强引擎”,才为乡村振兴释放出了澎湃动能。
“农,天下之大业也。”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就需要实现乡村的振兴。走一条特色乡村的发展之路,需要因地制宜的发展产业,更需要久久为功的将各项工作落在实处、细处,让百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让更多走出去的人带着技术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迈向下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们需要吸收好的经验,为打造更多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制定更加详细的规划。相信,只要我们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就一定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