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疆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的万寿菊开得正艳,在村委会门前形成了一片火红的花海。离村委会不远的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旁,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们也纷纷走近花丛,摆出各种造型拍照留念。万寿菊不仅为村民增收致富添加了助力,也把整个村庄点缀得漂漂亮亮。
在新疆,托格日尕孜村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里正是库尔班大叔的家乡。
上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去北京看毛主席的故事登上了人民日报,传遍了大江南北。60多年后的今天,走进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在解说员如克亚木·麦提赛地的引导下,记者也同游客们一道,追忆起了那一段感人至深的往事。
库尔班大叔出生于托格日尕孜村一个贫苦的维吾尔族农民家庭,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地主家的长工。成年后,为了摆脱被欺凌的生活,库尔班大叔带着妻子逃到荒漠里,靠吃野果活了下来。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军进入于田县,在一片树林里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野人”。解放军把他带到村里,乡亲们认出,他就是失踪多年的库尔班·吐鲁木。干部们很快给他安排了住处,还帮他找到了离散的妻子和已经16岁却从未见过父亲的女儿。
托格日尕孜村的万寿菊开得正艳。
土改时,库尔班大叔分到了14亩耕地,有了一所房子和一头毛驴。当时,他已经69岁了。第一次为自己而劳动,库尔班大叔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成为社会的主人。从此,他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亲身体验过新旧社会更替的库尔班大叔,对党和祖国抱着满腔的感激之情,并把所有感激之情投向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那几年,他时常托汉族干部,通过翻译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忆过去的苦,思当时的甜。
库尔班大叔的生活越来越好,想见毛主席的心愿也越来越强烈。望着丰收的粮仓,库尔班大叔心里萌生出一个诚挚的愿望:“我一定要去看毛主席,让他尝尝我丰收的果实!”
1956年10月,库尔班大叔带了一大口袋馕作为干粮,装好自家地里种出的新疆瓜果作为礼物,骑着毛驴启程出发,去北京看望毛主席。乡亲们知道后,赶忙去劝说库尔班大叔。
被劝回家不久,库尔班大叔又一次上路了。听到消息的乡亲们再一次赶来,劝他别走,但却怎么也劝不住。最后,还是县里的干部赶来告诉他,于田离北京太远了,骑毛驴根本走不到。再有,不会说汉语,一路吃住、问路都有困难。干部们好说歹说,总算把执着的老人劝回了村里。但是,库尔班大叔并没有放弃去北京看毛主席的想法。
后来,库尔班大叔得知努力劳动就能见到毛主席。于是,他的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成功评上了全国劳动模范。
1958年6月,当时的和田专区组织优秀农业社主任、技术员和劳动模范代表去北京参观农具展览会,库尔班大叔也有幸加入参观队伍之列。老人第一个来到县城集合,和代表们一同到了北京。
1958年6月28日是库尔班大叔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当天,他在北京和同行者乘车到达中南海。那天,会见厅里的桌子上面摆着库尔班大叔送给毛主席的礼物——两小袋干果和两块手工织成的土布。
合完影后,毛主席来到库尔班大叔的面前。库尔班大叔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库尔班大叔想到北京亲眼看看毛主席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库尔班大叔于1975年逝世了,但库尔班精神却成了当地宝贵的财富。2003年4月,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在托格日尕孜村库尔班大叔的故居位置建了起来。改扩建后,如今的纪念馆建筑面积达到517.2平方米,成为3A级旅游景区和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陈列着库尔班大叔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收藏的物品、相关文献等。按照当时生活原样布置的库尔班·吐鲁木故居中,餐厅、卧室、库房中摆放着他生前用过的炕桌、油灯、木盆、犁、鞍等用具。每天,来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建党100周年时,和田地区各县市的党员群众纷纷赶来这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库尔班·吐鲁木精神为载体,托格日尕孜村340多个家庭被评选为民族团结模范家庭。人人讲团结、人人护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已经成为村民们的行动自觉。
游客的不断增多,为托格日尕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旅游业成为村民们种植、林果、养殖、务工之外的又一增收途径。“我现在每个月的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经营着村里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小伙阿布都热西提·买吐送高兴地对记者说。
托格日尕孜村还建起了文化大院、广场雕塑,现代文明的气息日渐浓郁。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06元,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安居房,村民已有小轿车40多辆,再也不用骑毛驴出行了。
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托格日尕孜村正谋划大力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打造富含中华文化元素的民族团结一条街等。未来的托格日尕孜村将成为接受红色教育、寻找乡愁、体验南疆风情的一块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