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解读《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指出,《实施意见》是新发展阶段广东抓“三农”工作的具体行动方案和施工图,对标确保广东省乡村振兴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实施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27年,全省乡村振兴达到“10年实现根本改变”的既定目标,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有力支撑。
守住“两个底线” 开好“两个新局”
顾幸伟介绍,《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守住‘两个底线’,开好‘两个新局’,激发‘两个动力’,强化‘一个全面’”。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强调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明确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各地级以上市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十四五”期间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
——农业现代化开好新局,农村现代化开好新局。农业现代化方面,重点解决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问题,强力推进农田质量提升,打好种业翻身仗,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好新局。农村现代化方面,核心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包括全面提升村庄规划实用性,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补齐农村突出短板等。
——激发基层动力,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关键是要加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强调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明确要求要强化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保障,强化用地、人才和金融保障及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等,持续保持全省乡村振兴形成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态势。
——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明确强化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头雁”工程质量,强化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新时代岭南特色乡风文明建设。
创造性建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
《实施意见》既立足今年重点,又着眼“十四五”方向,主要创新亮点有:
——创新工作路径。《实施意见》将原来的脱贫攻坚转变为全域全覆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创造性地提出建立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推动工作着力点从过去主要在村一级转向统筹镇、村两级发展,明确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美丽镇村建设等重点工作。
——创新工作重点。《实施意见》突出强调今明两年实施“九大攻坚行动”,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努力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确保广东乡村振兴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政策保障。在人才支撑方面,首次提出要进一步建好用好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在用地保障方面,明确提出要制定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首次明确将落实点状供地政策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内容,保障分散布局的乡村产业实际用地需求;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优先保障乡村建设用地需求。在资金方面,明确要强化财政投入政策衔接,整合优化现有扶贫专项资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等资金重点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长牙齿”的约束措施推动落实
为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实施意见》明确“长牙齿”的约束措施。省委、省政府将结合各部门职能,以“一厅一单”的形式,细化明确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制定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压实市县镇村主体责任。明确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成效、农田质量提升和粮食安全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强化结果运用。
|问答|
加快建设与国家一流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
记者:《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突破哪些重点和难点?
顾幸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国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开放程度高、科技实力雄厚,2020年珠三角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98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8倍,全国的1.74倍,具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但同时,当前广东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建设相对滞后、乡村景观与乡村文化退化等问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还不协调、不相称。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农业公园、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农业、供港菜篮子基地等为抓手,聚焦农业多功能开发,加快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与创意体验农业,更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生活需求。
二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种业硅谷和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平台,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华南种业创新中心。
三是加快建设与国家一流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实施珠三角“五美”专项行动,启动农村“新基建”和数字乡村建设,开展乡村生活圈示范创建,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宜居宜业城乡珠三角样板。
四是建设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示范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交流合作,全面推进更高水平的农业开放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农业全球供应链,打造农业国际商贸中心。
今年2523个村试点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记者:在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改革试点,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目前广东在这项工作上做了哪些探索,有哪些新的谋划?
许典辉(省委农办常务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省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列为2021年重大改革试点任务,部署在梅州市、江门市及阳江市阳东区、清远市佛冈县、揭阳市揭东区开展专项改革试点,意在推动以上地区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先行探索积累经验,逐步在面上加以推广。目前,这五个试点地区已按要求分别制定和上报了试点实施方案。
按照财政部、组织部、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安排,我省于2019、2020年分别选取了841个村开展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先行探索实现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有效形式。今年,我省将继续扩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范围,将试点单位扩大到2523个。
六方面落实有效衔接
记者:《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前不久,省委、省政府也印发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那么接下来,广东如何做好有效衔接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宋宗约(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一是领导体制衔接。坚持按照五级书记一起抓的要求,巩固完善脱贫攻坚成果的领导体制,创新实施省负总责、部门联动、市县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健全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涉农县(市、区)工作制度,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系。
二是工作体系衔接。巩固完善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工作机制,创新实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金融服务”组团式帮扶,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方面,做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盘棋”、一体化推进。继续向重点帮扶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坚持和完善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机制,深入推进“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工作。
三是机构队伍衔接。按照中央要求,省市县三级同步做好乡村振兴机构重组、队伍优化工作,重点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建设、改进乡村治理、拓展东西部协作等工作。
四是规划项目衔接。以实施乡村振兴规划为重点,统筹脱贫地区各项具体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纳入省“十四五”规划,将有关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十四五”相关专项规划。加强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高质量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加快实施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工程,鼓励涉农高校、科研单位、职教中心开展培训服务。
五是政策举措衔接。我省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行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稳定兜底救助类政策,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巩固优化发展类政策,完善产业带动、就业扶持、技能培训、小额信贷支持措施,做好与乡村产业振兴政策衔接。
六是考核监督衔接。定期对各帮扶市和省直相关单位东西部协作工作成效开展考核评价,把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
探索种业专家“揭榜挂帅”制度
记者:对于打好种业翻身仗,《实施意见》提出实行种业专家“揭榜挂帅”制度,能否对此进行解释?又如何操作?
许典辉:“揭榜挂帅”是一种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新机制,是对重大任务研发管理的新尝试,是指针对目标明确的科技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设立项目或奖金向社会公开张榜的一种制度安排。实施“揭榜挂帅”,就是要打破传统论资排辈,让“能者”上,通过竞争机制,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
我厅积极探索“揭榜挂帅”创新机制,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我省种业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具体来讲,以广东种业科技创新“大比武”为契机,在全省探索种业科技创新的“揭榜挂帅”机制。“大比武”专题聚焦“种业创新”前沿攻关,把科技摆在“位子上”,把创新落在“点子上”,激发种业科技创新活力。
省农业农村厅将搭建好“揭榜挂帅”这个激励创新平台,完善“揭榜挂帅”机制,设好榜、选好帅,把各个环节设计好、执行好,确保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一是以需求导向,建立“榜单库”。根据广东省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总体目标和种业行业发展需求,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建立“榜单库”。二是科学研究,权威发榜。组织权威专家对榜单进行研究,细化入榜项目的技术指标、过程周期、奖励金额、结项方式等具体指标,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做到权威发榜。三是引导揭榜,做好科学评审。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各单位和社会优秀人才积极“揭榜”;制定科学评审标准,组织评审揭榜人才或团队资质,确保有实力完成揭榜项目。四是签订合同,明确责任。需求发布单位与揭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奖惩机制。五是增加中期考核,完善监管。增加中期考核评价机制,对项目实施进展、中期成效等进行评审,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六是科学评榜验收,确保科研成效。以科研成果是否满足应用需求或解决重大难题作为最终考核标准,客观评榜,确保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驻镇帮扶工作队必将成为“生力军”
记者:目前,广东已经明确驻镇帮扶工作队将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骨干力量,在之后的工作中,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工作方向与内容较之前的驻村工作队有何不同?
顾幸伟:驻镇帮扶工作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将成为骨干力量,较之前的驻村工作队,有四个特点。
一是结对帮扶关系更加完善,突出组团结对帮扶。驻镇帮镇扶村,传承延续了定点帮扶、对口帮扶和社会帮扶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有机整合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综合帮扶资源力量,形成“组团式”帮扶模式。驻镇帮扶工作队,负责协调推进所驻乡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我省推进镇村共同振兴的“生力军”。
二是帮扶领域有所拓展,突出全域全覆盖帮扶。从针对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的帮扶,扩大到对所有面上村特别是前两轮扶贫“双到”村、薄弱村、落后村的帮扶;从集中资源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帮扶,转移到推动实现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从镇的更高层面进行统筹整合、强化力量配置、调配资金资源,通过镇村联动发展,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三是帮扶机制更加健全,突出帮镇扶村带户。帮镇是着力点,扶村是落脚点。在工作队驻镇的同时,持续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红色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等重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兼任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有利于从镇级层面统筹镇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推动镇村一体谋划,更好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也有利于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是帮扶方式更加优化,突出工作队驻镇。在强镇扩权、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从过去“驻村帮扶”向“驻镇帮镇扶村”转变,将帮扶对象由行政村上提一级到乡镇,突出工作队驻镇,同步帮扶好镇、村两级,能够有力发挥乡镇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
驻镇帮扶工作队要做好“五件事”:把脱贫成果“巩固好”,把富民产业“发展好”,把美丽村镇“建设好”,把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好”,把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好”。近期,省市县驻镇工作队已陆续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