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立国之本。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十二年增长,但依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量;此外,为了追求更高的粮食产量,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成为农业生产中的普遍现象,滋生出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我国农业目前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都比较低下。本文从农业生产率、生态效率、信息化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方面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期望為我国的农业经济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
农业是强国之基,是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2017年2月5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农业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农业经济遇到了诸多发展问题和挑战。对农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对于解决粮食需求与农业污染之间的矛盾、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发展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据统计,我国有近3/4的人口居住在农村;2005年,我国乡村人口为7.3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6%。尽管农业生产劳动力充足,但是由于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农技人员占比较低,70%的农业新技术在我国不能及时得到推广应用。在这个大背景下,农业经济整体呈现出劳动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结构不优化、生产方式不科学、劳动手段不先进等态势。
虽然我国已基本实现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但实际上每年仍面临近30%的农产品缺口。自2009年以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停止增长,同比下降0.8%。粮食缺口与粮食增产止步的双重压力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对粮食增产需求的迫切性,使我国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始终面临着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粮食“十二连增”是以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代价的,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中国农业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大范围使用农药化肥,增长的粮食产量在特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与人口的矛盾,但是随之而来的农业环境污染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等问题又严重威胁了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
我国的农业经济依然进行着较为传统的生产模式。虽然单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仍面临着生产效率不高的困境,据统计,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仅有美国和日本的1%。而且随着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者不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农业人力成本增加,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也水涨船高,严重削弱了我国农业产品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有限的可耕种的良性土地不断被其他用地所侵占。这种情况下要避免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只能寻求单位面积内更高的产量,而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很难达到。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生态各个要素的稀缺性越来越明显。比如,在土地资源方面,本来我国人均耕地就少,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25%,而且正在以每年3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减,与此相对的是,人口以每年1700万的速度递增,耕地的减少与人口的增长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在水资源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且地域分布极为不平衡,并且目前我国水体污染问题严峻,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绿植方面,我国绿植覆盖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9%,并且面临草原退化、沙化严重等问题;在渔业养殖方面,江河湖海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近海渔业资源和海洋生物群受到严重损害,渔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这些问题加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严峻性,动摇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