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小店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布时期:2021-6-17 13:24
阅读:785 回复:0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要让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业。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此次一些入遗的地方传统特色小吃具有开店成本小、灵活性强、容易复制等特点,它们的发展将给乡村振兴注入怎样的活力?下一步应如何挖掘其潜力,助乡村产业振兴?

“一乡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认为,不管是大产业,还是小产业,各地都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不同的发展需要来推进。类似沙县小吃、螺蛳粉等这些小而美的产品,门槛低、受众广,其发展形式值得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漆云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的一些特色小吃、特色工艺品等,它们往往植根于一些乡村,出自不同的民族、地域,从乡村农耕文化发展起来的,通过非物质文化提升,一方面是继承和保护,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其发展。这既保留了它们最基本的元素,同时又有利于促进它们与时俱进。

同时,漆云兰认为,这些小店发展初期是自发、盲目的。通过申遗这样有组织的推进,有利于它的发展壮大。特别是有些基础比较好的村镇,通过申遗来推进,一乡一品、一镇一业,经济就发展起来了。

像浙江有一些特色小镇,一乡一品的块状经济发展得非常好。立足已有的,根植于本土资源和特色,把当地的资源、经济和人文更加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其文化内涵,这就形成了乡村的特色经济,对带动乡村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明显作用。

漆云兰认为,一些植根于乡村本土的特色产品,本身属于小产品、小投入、门槛比较低,容易复制。它们放到一个大的经济体里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一个乡或者一个村来说,将小产品做好、做精,就足以支撑一个乡或者一个村的经济发展。

小店挖掘自身潜力是关键

尽管一些植根于本土的小店经济显现出独特的生命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自身“低、散、弱”等因素也制约着它们的发展。而申遗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借此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挖掘自身潜力。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永松对本报记者表示,小吃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国家层面对地方小吃、食文化更高的弘扬和推动,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步,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将其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要努力把它做好、做到位、做得深入民心,助力乡村振兴。没有入遗的,也要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做。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魏际刚对本报记者说,申遗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入遗之后,需要代代传承文化,时间长了就成了经典招牌和品牌。

魏际刚认为,各地不同特色的小店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成为乡村产业的一个下游,同时也可以成为沟通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一个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销售端。因此,小店经济要明确好自己的定位,形成更多的价值创造,来服务于中国的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魏际刚看来,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民在自家门口就业,小店首先要发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赋予时代新的内涵,通过电商加快递配送加上门服务,使其市场半径变得更大、功能变得更强。同时,小店还要根据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模式、品位的变化而不断与时俱进,高质量发展。小店经济要满足本地需求的变化,随着本地社区居民对时间价值、空间价值、产品的功能等多方面需求的变化而提升。

此外,魏际刚建议,国家应加强对小店经济的扶持和引导,一要明确规范和标准,对一些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市场指导。二要帮助小店牵线搭桥,让小店和它的上游批发、生产企业形成合作共赢的供应链,为最终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因为小店关系到一个家庭、一片社区、一个社会,关爱小店就是关爱民生。无论大中小企业,政府都应一视同仁,给他们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魏际刚表示,我们既需要通过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将传统产业和传统优势领域发扬光大。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各种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潜力最大化释放。

“小店经济,其市场主体非常多,通过连锁商业模式,从一个地方可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当这些小店彼此能够互联互通、进行社会协同的时候,它们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聚沙成塔,由小舢舨形成经济发展的洪流。”魏际刚说。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