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组织+产业”,促进产业兴旺发达。只有产业振兴了,老百姓的收入才会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才会越来越高,老百姓的幸福感才会提升。目前很多地区都有对口援藏、援疆等工作,要积极探索建立农副产品直销店,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营,帮助其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还要积极支持本土产业,创建农业、工业品牌,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别人,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让党员干部去担当重任,去做改革创业的“先锋”,要鼓励有能力的人先富起来,形成先富带后富的良好氛围,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实施“组织+人才”,促进人才安家落户。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首先,基层党组织要摸清辖区内的人才数量、类型、结构等情况,做到底数清。在对待“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时要坚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不能让“本土人才”流失。其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作用,要将人才全部团结起来,成立人才党支部,将非党员人才全部团结到党组织周围,服从党组织管理,党员同志要积极宣传本地的人才政策,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最后,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要积极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要让他们有用武之地,充分发挥其工作能力,针对人才出台相关的优惠服务事项,提升人才的满意度,使得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实施“组织+文化”,促进文化繁荣兴盛。我国是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古国,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基层党组织应采取“党组织+文化”的基层治理模式,让组织建设搭上“文化”列车,换发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充分挖掘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同时,要注重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一些民间艺术和传统手艺无人传承,如皮影戏、舞龙等民间文化面临着失传的现象,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保护好民间文化艺术。
实施“组织+生态”,促进生态和谐宜居。基层党组织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保护需人人参与,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留情。生态保护一方面要加大散乱污企业的关停力度,杜绝死灰复燃;另一方面要要大植树造林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绿化面积。在生态保护中要将所有人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听党指挥,服从管理,正因为有了党组织的引领,党员同志的辛苦付出,才有了森林覆盖率达到80%的塞罕坝林场和黄土高原的绿色丰碑右玉县。
四川省彭州市致和镇人民政府 王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