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富有困难,找党建联合体
半月谈记者 魏婧宇
农村发展产业,没思路怎么办,遇沟坎怎么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探索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根据村级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建立党建联合体,让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主动服务免费帮扶,产业发展上道快
“客房订出去了,客人一会儿就到。”喀喇沁旗西桥镇雷营子村村民雷殿玉正在自家“彩云客栈”里忙碌。
雷殿玉曾是雷营子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雷营子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西桥镇旅游林果产业党建联合体,带领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雷殿玉等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办起了民宿、农家乐。“民宿刚开业时,我看到客人就紧张,和他们说话都哆嗦。”雷殿玉说。
喀喇沁旗市场监管局是西桥镇旅游林果产业党建联合体的成员单位,了解到雷营子村有许多像雷殿玉一样的新手面临着经营难题,免费为他们提供了管理经营、安全卫生、服务接待等方面的培训。
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党建联合体帮助贫困户售卖硬果番茄
与雷营子村相距不远的马鞍山村,依托山地环境发展起山葡萄产业,但部分位于山坡上的山葡萄基地面临浇地无动力电的问题。正当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刘少向为浇水问题犯愁时,喀喇沁旗农电局主动上门服务,在山葡萄基地安装变压器。
马鞍山村建立了山葡萄产业党建联合体,目前有17个成员,包括林草局、农电局等8个旗直单位党组织、马鞍山村党总支等5个村党支部,还有马鞍山村的2个农业合作社和2个酒厂。刘少向说:“没有党建联合体作为纽带,找上级部门办事挺复杂,要一个个部门跑,现在大家抱成了团,事好办多了。”
解决实际问题,党组织带富能力强
党建联合体融合了党建引领、生产经营、购销服务、技术指导和金融服务等,破解基层产业发展瓶颈。
“以前只知道埋头种地,不懂市场行情,打不开销路。”王爷府镇大庙村种植户王金娥说,“现在有了党建联合体,从种植到经营再到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柿子形成了产业,不仅品质上去了,还能卖上好价钱。”王爷府镇成立硬果番茄产业党建联合体,通过旗镇村企社五级融合,推动当地硬果番茄产业成型、成熟。
党建联合体的成员单位是根据各村产业实际需要选择的,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还会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随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党建联合体将“自家事自家办”变为“一家事大家办”。不会种植技术,林草局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农家乐发展档次上不去,市场监管局免费进行培训;乡村旅游吸引不来游客,文体旅游局帮忙出谋划策;为提升山葡萄种植收益,马鞍山村党总支和村里的农业合作社、酒厂洽谈,对山葡萄以每斤2元的保护价进行收购,高出市场价0.5元。
融合发展,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喀喇沁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鲁秀清说,党建联合体通过“组织联建、思想融合,党员联管、服务融合,载体联动、资源融合”的“三联三融”工作机制,实现党建和产业互促双强,同时锻炼了基层党员干部,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弱化边缘化问题。
喀喇沁旗小牛群镇农牧产业党建联合体带动贫困户养鸭致富
春耕时节,党建联合体中的成员单位都派党员来马鞍山村采摘园帮忙栽果树。马鞍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叶阳说:“这时候很难雇到劳力,多亏他们帮忙才顺利完成果树栽植。”这既是对党员的一种锻炼,也给村里节省了不少费用。
河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明说,下一步将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动态调整党建联合体的成员,进一步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
2
“共享村落”:城市资源下乡忙
半月谈记者 储国强 姚友明
作为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区,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创造性发展“共享村落”,承租闲置宅基地者可拥有《不动产权证书》和相应的新建、改建、转让、融资抵押担保等权益。这一探索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和农房,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打通了城市和农村资源双向流动的渠道。
城里人拥抱乡村生活有了合法渠道
西安市民华捷的父母想在田园乐享晚年,华捷帮父母在渭河边的高陵区张卜街道南郭村看中一处闲置农房。2018年8月,华捷与南郭村村集体签订合同,约定这处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出租年限为30年,一次性支付租赁费33万元。高陵区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为他颁发陕西省首宗宅基地使用权出租不动产权证书。
说起“共享村落”,58岁的南郭村村民杨黎明赞不绝口:“我们老人在城里帮着带孩子,房屋租出去之前闲置五六年了,这项政策让闲置的房屋产生收入,而且租期一般不超过20年,租金要求一次性结清。”
“共享村落”一隅
高陵区副区长李斌说,高陵区规定承租人不仅拥有《不动产权证书》,也享有对宅基地的新建权、改建权、转让权、经营自主权、融资抵押担保权等权益,但在翻建或新建时,房屋高度、风格样式等受到一定限制。
高陵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负责人耿五三介绍,自从2018年推出“共享村落”后,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全区已经发生相关租赁交易90宗,产生相关租金共计481万元。
打通城市资源流入乡村渠道
高陵区委书记杨仁华认为,“共享村落”虽然目前成交量数量不多、金额还不大,但该项创新最关键的价值是,解决了城市资源流入乡村的渠道难题。
按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村宅基地的相关表述,宅基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资格权归农民,使用权可以适度激活。“共享村落”为这个文件的执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现了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
李斌说,“共享村落”不仅给农户带来收益,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高陵区规定,为体现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宅基地和农房的出租收益要按照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9∶1的比例来分配,这让村集体有了稳定收入。
西安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高陵分局规划科负责人景林科介绍,按规定,“共享村落”承租人不仅可将租来的农房用于休闲居住或养老,还可用于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文化创意等产业,有效延伸了乡村产业链条。
“共享村落”仍需突破瓶颈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城市资本进入农村的制约因素,城市承租人“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形成鲜明反差。高陵区张卜街道张南联村党委书记程军坦言,目前天然气成了制约更多城里人来租赁农房的短板。在其他一些“共享村落”,买菜、倒垃圾、处理生活污水都不太方便,影响了城里人租赁“共享村落”的积极性。
农房和宅基地租赁期限也影响了“共享村落”发展。在高陵区,除了唯一一宗30年出租项目外,其他“共享村落”租赁期限都不超过20年。基层反映,不少人觉得20年期限过短,等到租赁者想设计装修改建,租期只剩下十八九年了。
“但如果把租赁年限上限定得过高,又有变相买卖宅基地的嫌疑,触碰到了政策红线。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耿五三说。
“共享村落”租期到期时,承租人很可能会因为拥有“居住权”而与宅基地农户发生争议。目前,高陵区正在与法律界人士沟通研判,计划早日出台政策“补丁”,防止出现纠纷隐患。
3
夯基础、稳帮扶,多元产业谋幸福
半月谈记者 郭杰文
地处赣东的江西省南丰县白舍镇三坑村,曾因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等限制,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当地科学规划建设项目,精准落实落细扶贫政策,探索多元特色产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完善基础设施,克服“靠天吃饭”
三坑村因周边有三个大坑而得名,交通不畅和水源匮乏曾是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两大难题。
2002年从湖北远嫁到三坑村的外地媳妇林少华告诉半月谈记者:“之前路不好走,家里的橘子得用三轮农用车拖到主干道上转大车才能运出去。”
为破解村民面临的难题,三坑村挂点帮扶单位南丰县税务局向上级争取资金,将三坑村几个村小组之间的主干道进行水泥硬化,并将村里两座50多年的老桥翻建。路修好之后,县城的公交车直通村里,中大型农用车能开到田间地头。
2016年,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将村里的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水库库容量和调蓄能力,缓解了村民灌溉用水紧缺问题。同时,南丰县税务局驻三坑村扶贫工作队申请到专项扶贫资金4万余元,在三坑村打了一口70多米深的水井,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
“近几年村里还修缮了文化礼堂、活动室等设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坑村党支部书记官明和说,基础设施完善之后,村民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窘境,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
精准帮扶,扶贫路上不落一人
三坑村村民王应亮因患有心脏病,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高昂的医疗费让他本来困窘的生活雪上加霜。南丰县税务局驻三坑村第一书记游小华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其办理大病医疗救助,并帮其办理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缓解了他的家庭经济压力。
如今,通过种植20亩蜜橘等,2019年王应亮家顺利实现脱贫。“扶贫政策的帮扶让我找回了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王应亮说。
村民聂志才也有同样的感慨。2016年下半年,他因妻子被检查出癌症需长时间在医院陪诊,家里的25亩蜜橘无法采摘,便紧急向扶贫工作队求助。扶贫工作队与南丰县税务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帮聂志才采摘了2万多斤蜜橘,并帮他联系收购商及时销售出去。
南丰县税务局驻三坑村第一书记游小华正在查看橘树长势 郭杰文 摄
“三坑村有22名贫困人口,大部分是因病因残致贫,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共同努力,贫困人口在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游小华说,今后将探索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多元经营,推动产业发展兴旺
蜜橘是三坑村的特色种植产业,全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蜜橘。前几年由于扩大种植规模导致蜜橘价格下跌,村民收入受到影响。
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共同商议,聘请南丰县农机局农技人员实地调研,参考周边同气候条件县区农业种植结构,适当减少蜜橘种植面积,引进槟榔芋等农作物种植。
除了丰富农业种植结构外,三坑村将部分农民闲置的土地进行流转,成立南丰县超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民用土地和资金入股,年底享受分红。另外,当地还将水库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开展水产养殖,壮大村集体经济。
游小华给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经营性收入,村民还可以获得光伏分红、一次性产业直补等收入,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1.5万元。
“今后将继续加大对挂点帮扶村的支持力度,探索向高附加值农产品倾斜,通过多元经营和产业链延伸,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南丰县税务局局长戴勇平说。
三坑村村民种植槟榔芋 郭杰文 摄
4
复兴乡土文化,延续自信之根
半月谈记者 刘巍巍
当前一些地方,昔日群众喜闻乐见的乡音乡调销声匿迹,乡村振兴缺少文化内核支撑。针对此,地处苏州市北大门的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桥街道,复兴乡土文化,以文化自信重塑乡村振兴之魂。
复活古老的乡土文化遗产
春日里,北桥街道新北村小河边的船上,一位老师傅正在船头打拳,一招一式虎虎生风。伴随踢腿出拳,老师傅口中的拳歌高亢悠远。这是北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口船拳。北桥船拳发端于春秋,盛行于明清,是江南水乡群众独特的健身和表演形式。
老师傅名叫尤林根,是北桥开口船拳传承人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常跟着师傅参加周边地区的庙会、演出和武术交流。”尤林根说,随时代变迁,船拳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2009年,北桥街道重启开口船拳挖掘工作。当时,街道走访了尤林根在内的10多名老拳师,召集他们组成一支开口船拳队,通过口述和演练等形式修复拳谱,复活了这门古老的文化遗产。
一招一式配合吴侬软语的江南小调,北桥开口船拳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大批年轻人加入。如今,船拳队已发展至第三代,共有拳师20多名,平均年龄50岁上下。让人欣慰的是,北桥开口船拳走进校园,培育了100多名小拳师,船拳传承后继有人。
评弹娃娃技惊四座
“银绞丝绸……碧水清清卧小桥……”在近期举行的相城建区20周年群众文艺晚会上,评弹娃娃代表北桥,以弹词《江南梦》技惊四座。
评弹娃娃技惊四座
乡村文化复兴,从娃娃抓起。2007年,北桥中心小学成立少儿戏曲培训班,10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戏曲“小苗”。2013年起,北桥街道将评弹教学纳入幼儿园和小学特色教育体系,聘请资深评弹教师李红进行小班化指导,邀请评弹表演艺术家袁小良工作室入驻,开创了低至4岁的幼儿评弹表演先河。
李红告诉半月谈记者,小娃娃们凭借刻苦精神和顽强毅力,演绎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芦花谣》等脍炙人口的评弹曲目。他们9次登上央视舞台,原创作品《牡丹喜迎春风来》在80多个国内外主流音乐平台上线,向世界展示江南风韵。
“文化配送”,好戏连台
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是群众,受益群体亦是群众。
北桥人爱唱戏,爱听戏,街道就把公益书场建到家门口,让大戏小戏连轴转。近年来,当地建起3家三星级公益性评弹书场、10个特色文化场所、13个200平方米以上的村(社区)综合文体活动室和2个文化广场。闲暇时,在文化场馆看看书、听听戏、下下棋、跳跳舞,成为北桥人的生活日常。
除硬件设施外,北桥通过扶持民间文艺团队、搭建“文化配送”平台,推动文化服务普惠于民,激发戏乡人更饱满的文化自信。
2月22日,北桥街道灵峰村党员冬训现场,灵峰喜洋洋文艺表演队自编自演的戏曲联唱《奋进新时代,相城有担当》,将党史、区域发展史以锡剧、黄梅戏、沪剧等形式娓娓道来,让群众感受中国发展、憧憬乡村未来。
家门口大戏小戏连轴转
像灵峰喜洋洋文艺表演队这样的民间队伍,在北桥有6支,年均送戏下乡超百场,惠及群众10多万人次。
北桥的文化品牌活动“冶长泾杯”戏曲票友大赛自2007年起连续举办至今,成为在长三角票友群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戏曲赛事。
“以乡村文化振兴延续文化自信之根。”北桥街道党工委书记何乃剑说,今天,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延续文化自信根脉,必须把乡村文化兴盛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5
老工业基地有了“新花事”
半月谈记者王长山 曾维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29个、建设高端智能温室120万平方米、以科技手段打造智慧赏花新模式……曾经老旧的工业基地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因知花、识花、育花,打造芳香与颜值并存的花产业,当地乡村完成靓丽转型,一个独具特色的滇南新花都正悄然崛起,花开香远。
知花小镇因花知名
“没想到在身旁就有这么好的赏花之地。”绚丽如花的知花小镇令首次来这儿看花的万秀英眼前一亮,也让众多游客和市民改变了对开远烟气弥漫、工厂老旧污染的惯有印象。
小镇位于开远市羊街乡,核心展区会客厅位于知花小镇核心区,建设面积近5000平方米,以云菊为核心元素,集高端花卉交易、鲜花产业展示、知花小镇规划以及大型展销会承办等多功能于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知花小镇运用科技手段,加入了许多互动、场景体验:“百花墙”上满屏的鲜花映入眼帘,只要触摸屏幕上的任意一种花,就能了解该花卉的相关信息。
游人在知花小镇广场上游玩 陈欣波 摄
景区讲解员杨扬说,美丽乡村中注入“生产”,在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中注入“生态”和“生活”,将“生态、生产、生活”融合,这让小镇成为真正的知花小镇。“节假日期间,高峰时每天来看花的有2万人左右。”
黑泥地变黄金地
“这里以前房屋散乱搭,道路拧麻花,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黑泥地社区党总支书记钱保兴指着眼前一条宽阔明亮的道路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的黑泥地道路宽阔平整,楼房规划整齐,房前屋后栽花种柳,落后村庄变成了美丽社区。
变化的秘密就是与花结缘,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钱保兴说,现在的黑泥地变成黄金地了。
黑泥地社区的前身是羊街乡黑泥地村,有农户216户840多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由于只依靠种玉米和水稻维持生活,黑泥地一度靠天吃饭,许多村民找不到出路。
近几年,黑泥地迎来了变化。随着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动工,黑泥地村成立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统筹土地集中流转3400多亩,实现村民零散土地公司化统一规划经营,黑泥地成为高效现代农业园区核心村,引入多家花卉、苗木等知名企业。
钱保兴给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农户每年可获租金7000元至9000元,园区内长期务工130余人,季节性务工也很多,每人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29个花卉新品的产权在这里
“以前知识产权在国外,现在我们这里29个花卉新品种都是我们自己的产权。”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扑云说。
李扑云说的这29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正是得益于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这座集云花创新中心、高端花卉种苗研发中心等项目的产业园位于开远市南部,仅2020年就引进、研发花卉新品种168个,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93%以上。
羊街乡丫口村农民李润芝农闲时常到红河创森非洲菊基地做工,主要负责鲜切花的包装工作。“在这里工作是计件结算,一个月能赚2800元左右。”李润芝说。目前,通过带薪学习、孵化创业和有组织创业,园区带动周边乡镇(街道)18836户6.5万人发展花卉产业6.6万亩,帮助7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386人如期实现脱贫。
村民在开远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修整绿植 陈欣波 摄
园区还在北京、无锡、济南、郑州等地建成“花卉产地直供配送中心”,鲜花全程冷链运输,打通线下交易渠道。2020 年,核心区生产销售鲜切花3.2亿支、盆花380万盆、种苗4.15亿株,实现花卉产值6.4亿元。
来源:《半月谈》2021年第7期《基层探路乡村振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