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有哪些好经验可借鉴?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期:2021-4-21 11:17
阅读:967 回复:0

“一定要让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制胜法宝,接续助力乡村振兴!”4月19日,参加全国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第二次发布会的专家学者异口同声地说。

这次发布会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联合组织召开。会场上,来自国家主管部门、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所在地、长期跟踪研究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对驻村帮扶、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和顾家台村、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五个精准扶贫典型案例进行了推介、点评、研讨,共同思考如何让精准扶贫方略继续助推乡村振兴。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实践中,指引各地干部群众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具有鲜明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作用,加以有效总结推广,必将助推乡村振兴!”半月谈杂志社副总编辑孙爱东说。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副主任曾佑志对五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总体介绍。他表示,区域案例故事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微缩景观,专题案例呈现的专项举措是精准扶贫方略的四梁八柱。在概述五个案例的特色与成果价值后,曾佑志说:“脱贫攻坚形成的经验模式、体制机制、举措办法非常丰富、厚重、实用,这些体制机制和有效举措,既可服务于减贫经验的国际推广,也可以服务于下一步乡村振兴。期待通过发布推介成果和典型案例的解读宣传,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驻村帮扶案例推介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毅从为什么要开展驻村帮扶、如何派出及管理驻村干部、驻村帮扶效果如何及如何衔接乡村振兴四个角度进行了案例分享。“驻村帮扶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提升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水平,”王晓毅说,“面对乡村振兴,未来驻村帮扶成功经验在运用实施中,重点宜放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乡村‘带头人’培养和人才建设方面。”

“驻村帮扶是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的最直接体现,它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打通了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华中科技大学减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向德平肯定了驻村帮扶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要让驻村帮扶的成功经验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作用,应关注建立稳定的工作队伍、提质增效精准用人、结对帮扶、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动力及发展能力四个方面。

针对记者提出的“驻村帮扶机制如何在乡村振兴时期坚持下去”的问题,王晓毅表示在坚持驻村帮扶机制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制度创新、精准派人和乡村内生动力的建设;向德平则强调要发展更多专业化农村工作人才,以承担具体的专业性服务。

“过去,阜平贫困村是‘山高沟深龙泉关,乱石滩里挣钱难’;现在,阜平骆驼湾、顾家台村走出了一条从深度贫困到黄土变成金的精准脱贫之路。”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顾家台村案例推介人、河北省阜平县委副书记、县长贾瑞生重点介绍了骆驼湾与顾家台村的食用菌种植、林果、旅游、手工四个产业,并对比了脱贫前后两村及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做好乡村振兴衔接,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阜平。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国宝从坚持创新、正确利用地方经验、处理内外关系三方面总结了骆驼湾与顾家台村的成功经验,并提出未来应从如何让村庄恢复元气与活力、如何把短期脱贫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两个问题出发,发力乡村振兴。

针对记者提出的阜平如何衔接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问题,贾瑞生认为,需要借力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特色和优势;吴国宝提到要关注市场风险对主导产业的冲击,防止出现系统性脱贫人口返贫,争取实现从依靠外部支持到主要依靠本地人才资源发展。

“从深度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从绝对贫困走向小康富裕,十八洞村的巨变得益于基层党建的加强,得益于践行精准扶贫理念,得益于驻村工作力量的加入,依托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内生动力的激发。十八洞村的蝶变体现了党的领导与政治制度优越性、志智双扶与内生动力激发的科学性、外部帮扶与自我发展的必要性、内外联动与协同发展的有效性。十八洞村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实现精准脱贫的历程,为乡村振兴带来了诸多启示。”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案例推介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河南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所研究员田丰韶认为,十八洞村的巨变是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扶志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未来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十八洞村应着力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庄治理体系,继续坚持精准理念、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力量、推动农村产权制度、乡村治理等领域改革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郑风田认为,“精准扶贫”中的“精准”两个字,是十八洞村案例的最精髓内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其核心的含义就是用“精准”的思想来治理贫困。这个案例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脱贫后贫困户心态和精神面貌发生实实在在的重大转变。贫困户脱贫又脱单,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是脱贫攻坚战中让广大基层群众感到最温暖的一件事。

在提问环节,记者提到了精准扶贫对乡村振兴的启示问题,郑风田认为精准扶贫的许多做法经验值得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继续推广使用,乡村建设也需要“精准”施策,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田丰韶则表示要在乡村振兴征程中,建立农户、村庄、片区等多元化的精准识别对象,需要从识别贫困户转变到识别农户、村庄、片区等多层次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实施党建、人才、治理、产业、生态文明等内容的精准施策,优化精准识别帮扶体系。

“光伏扶贫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之一,是绿色减贫的发展模式。”光伏扶贫案例推介人、华中科技大学减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向德平介绍了光伏扶贫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光伏扶贫在精准施策、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公益导向方面的经验启示,并从规范运维、精准分配、绿色发展、因时而变等角度,论述了光伏扶贫如何对接乡村振兴。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雷明在案例分析点评中提到,光伏扶贫实现了脱贫成果的可持续、不返贫的可持续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光伏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值得借鉴之处在于精准和多元协同,未来发展也要关注技术升级与运维人才的培养,继续走绿色乡村振兴之路。

对于光伏产业如何在乡村振兴中与时俱进、未来是否会获得光伏产业政策性引导支持等问题,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张新生表示,光伏扶贫具有生命周期较长、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光伏电站三分在建设、七分在管理,运维工作非常重要,是保障扶贫电站稳定收益的前提。当前,电站的建设管理和目录管理已完成收口,不再新建光伏扶贫项目,未来将主要聚焦于电站的运维管理和收益分配工作。运维管理方面,要用好平台、完善机制、加强培训,确保电站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收益分配方面,电站收益要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主要对准三个方向: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奖励补助等。

“农产品变成了农商品,农民也从走一步看一步到主动想办法致富,绝大多数群众对目前电商扶贫成效和电商扶贫政策表示满意!”电商扶贫案例推介人、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徐婧系统介绍了电商扶贫示范市甘肃陇南的经验做法,并概括了电商扶贫在助力精准扶贫、赋能贫困群众、刺激生产加工环节等方面的成效。她提出,下一步应助力电商扶贫到电商富民的飞跃,建立有效的电商富民协同机制,完善冷链物流等电商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左停充分肯定了电商扶贫作为中国原创性、政策性扶贫经验的重要意义,未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从电商扶贫到电商富民转变,电商平台要从过去政府为主转向政府协助,政府也要在电商基础设施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针对记者提问环节电商扶贫如何进一步促进农产品产销顺利衔接的问题,徐婧表示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电商协同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集约化信息化生产经营组织的建设;左停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对电商服务给予优先支持来实现持续协调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琦对本次发布会五个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做总结发言。他提到,如何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在乡村振兴当中借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益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在产业扶贫、产业兴旺到产业振兴,绿色生态减贫到生态宜居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实践中探索的很多经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有非常好的参考借鉴,有利于实现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

“过去八年在阿里巴巴平台销售的农产品总额已经过了一万亿,中国5000多个淘宝村2020年在阿里平台的年交易额突破一万亿”,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项煌妹在发言中谈到阿里巴巴电商扶贫实践中的的两个“一万亿”。作为企业家代表,她从产业和人才两个方向出发,分享了阿里巴巴作为企业与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思路体会,介绍了点上直播、一县一业、菜鸟驿站建设、流动妈妈计划等具体措施,并通过礼县村播张加成的鲜活案例展示了电商直播为贫困人口带来的生活变化,也提到了其在未来乡村振兴中关于品牌农业产业带、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相关规划。

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罗朝立副主任等相关负责人。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