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一路曲折蜿蜒,随物赋形,在潮起潮落间,回响着浙江干在实处践行“八八战略”的铿锵鼓角,激荡着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磅礴伟力,鸣奏着城乡融合共建美丽乡村的宏伟乐章。
这是一片弄潮搏浪的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理念在这里生根、破土、成熟,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样本的同时,更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千万工程”获颁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中国智慧和担当在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
这是一片让人叹服的大地。面对新时代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浙江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定标跃迁,再上改革排头,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浙江经验。
这是一片全域秀美的大地。群山叠翠,碧水清荡。秀山丽水中,阡陌交通间,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气象。民俗村、创客村、电商村、民宿村……2万多颗璀璨明珠,随着美丽公路的延伸,串连成了一幅诗画江南。
深入之江腹地探访,越发清晰感知浙江乡村振兴的脉络:以“两山”理念为指引,以城乡融合为主线,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深化升级,最终实现乡村美丽宜居、城乡互惠共生。刚刚发布的2019年浙江乡村振兴发展报告,用数据诠释了浙江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担当、更管用的办法,回答了乡村振兴“全国看浙江、浙江怎么办”的时代之问:
农业强起来。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46.2亿元,增速同比出现积极变化;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异彩纷呈,累计创建各类农家乐经营户(点)944家、省级休闲乡村50个、乡村民宿1.8万家,走出了以生态为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阵痛期。
农民富起来。农民收入连续35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所有县农民收入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3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7年持续缩小。
农村美起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1275个,34个村、11个镇列入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镇,数量位列全国第一。69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村级收入超过10万元,村村都实现有5万元以上的经营收入。
城乡融起来。城镇化加速推进,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加快培育,行政村调减至9000个左右,全省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社会保障并轨提标,农村地区“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覆盖率92.7%,率先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地域、学科和教师全覆盖。
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浙江,沿着总书记17年指引的路子加速奔跑,实景描绘着中国乡村振兴的辉煌画卷。
创新理论指引航向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总揽全局,高屋建瓴,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论断,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决策部署,为浙江整体提升留下了宝贵的“战略资产”,也为浙江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争当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奠定了基石。
——“八八战略”谋篇布局,开篇破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本世纪初,如何让浙江这一快速奔驰的列车进入科学发展新轨道,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进入改革开放新境界,成为站在总体小康新起点上的浙江人民面前的时代命题。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深刻分析总结浙江经济发展经验基础上,着眼“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两个关键问题,科学把握发展趋势和特征规律,作出要进一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重大战略部署。
纲举而目张。“八八战略”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浙江深化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通达道路。
——“两山”理念策源,生态与发展互促共进。
孟夏时节的安吉余村,竹林绿海涛涛,绿水逶迤开去,令人沉醉。就是在这里,15年前,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深刻揭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辩证关系,为浙江发展换了新“活法”,更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如今,随着“两山”理念的持续深化,浙江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促共进,美丽乡村成为浙江一张靓丽的“金名片”。
——“千万工程”造福农民群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准确把握浙江“三农”发展和城乡关系阶段性特征基础上,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此开启全民参与的环境大整治。
17年来,“千万工程”犹如一场美丽乡村建设的接力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生活美的转型升级,支撑起浙江乡村的一次又一次迭代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
十几年后再回顾,时间已经充分证明:“八八战略”不谋一时、不为一事,而是为浙江发展留下了长远性、全局性的擘画;“两山”理念不仅为浙江新时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更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发展的根本遵循;“千万工程”不仅给浙江农村带来了环境革命、生态革命,更带来了农业发展方式革命、农民生活方式革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进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已经站在发展高起点上的浙江,立足发展实际,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遵循乡村振兴规律,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来推进、来建设,从城乡融合发展上寻找突破口,积极打造“全域秀美、城乡协同、区域协作、三生融合、镇村联动”的乡村振兴总体格局。
比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擘画的乡村振兴新坐标,浙江持之以恒贯彻“两山”理念,出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从阶段目标到重点任务到政策供给,立起了浙江推进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2018年,浙江乡村振兴又有了新举措,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部省共建。浙江坚持五级书记抓振兴,全面实施万家新型农业主体提升、万个景区村庄创建、万家文化礼堂引领、万村善治示范、万元农民收入新增“五万工程”,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浙江经验。
顶层设计构筑蓝图,基层创造激发活力,乡村振兴在浙江处处开花结果,数万乡村走上了各具特色的振兴路子——
地处千岛湖区深处的淳安下姜村,过去是“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的穷山窝,现在已成为“农家乐、民宿忙,游人如织来下姜”的山水田园。一片葱茏中,百姓生活更富足也更舒心。
瑞安市曹村镇,紧紧抓住“瓯越粮仓、东南儒乡”定位,通过天井垟河道综合整治、全域景观化建设,实现了“涝区”向“粮区”、“粮区”向“景区”的美丽蝶变,天井垟这一浙南最大的连片粮食生产功能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跟随绿色的铺展,一批颇有情怀的“创客”在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扎下了根。一幢幢老房子修缮而成的李氏梨膏糖、树皮画馆、京花脸布鞋等风情小馆,与山水草木相映成趣,是城里人“放空”身心的好去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遵循“两山”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凭着“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和毅力,浙江的青山绿水正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和“美丽乡愁”,因此,从一省实践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国样本,就变得如此自然。
美丽擦亮乡村底色
浙江乡村的美,已是人尽皆知。在为人们献上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为全国提供了标准和样本。这得益于浙江省持续深化践行“两山”理念,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万工程”。
站在新时代,谋划新篇章。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到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再到谋划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之所以成功,有三个与众不同:始终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始终坚持以城乡融合为主线,始终坚持全面系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城和乡并非孤立存在,浙江人思想理念的前瞻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注定了“有农有牧,有山有水,宜居宜业,城乡共生”的美丽乡村格局势必形成。
——一处美,更要全域美。
像打造艺术品一样来打造乡村,让乡村不仅干净,又富有活力,是新时期浙江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村庄洁美是美丽乡村最基本的要求。浙江省把全省农村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谋划,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系统推进生态治理和修复,实现乡村整体美、全域美。
农村“厕所革命”再升级,浙江跑出“加速度”。浙江率先制定农村厕所建设和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全省农村厕所建设的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标准实施已覆盖全省所有涉农县(市、区),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48%。
生活垃圾治理精细化,推动变“废”为宝。浙江率先出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地方标准,现在又建立起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站点,探索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全省76%的建制村已经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生活污水治理建管并重,留住“清渠活水”。浙江是全国首个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省份,自2003年以来,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条例,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目前,全省90%以上的村建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不久前,浙江再传捷报:2019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测报告出炉,浙江以96.39分的成绩名列第一。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一个个乡村美丽转身的动人故事。
搬沙运泥、种植花苗、垒墙砌砖……在三门县沙柳街道曼岙村农户叶显掌的小院里,县水务公司党员干部们正热情参与结对共建“美丽庭院”活动,当起了农家庭院的“化妆师”。“以前农村人都往城里搬,现在门前屋后都是风景,城里人要花钱到乡下来看风景。”叶显掌骄傲地说。
在建设全域“大花园”理念的统领之下,浙江正全力以赴,创造乡村美丽新高度,不仅拥有10.55万平方公里的“步步皆景、村村若画”,更塑造了6000多个村“移步换景、争奇斗艳”的多样风情。既继承了江南乡村文化的“魂”,又有新时代田园乡村的“味”。
——有颜值,更要有气质。
“美”是浙江乡村最具有同质性的表现。但是,不是每个村都大搞建设、大搞开发,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是浙江一直都很重视的问题。
浙江明确要求,要在规划上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做到谋定而后动。规划编制要既契合实际又适当超前、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切忌单一模式、千村一面。既坚持城乡统筹编制规划,确保“城乡一套图、整体一盘棋”,又最大限度地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着力打造具有乡土风情和显著特色的美丽乡村。
根据省级的部署要求,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村居设计四级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多规融合逐渐落实。现在的浙江,村村都有规划图,镇镇都有“规划师”。
为画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点睛之笔”,多年来,浙江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农耕特质、地域特色,把保持原有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在独一无二的东西上做文章,努力让每一个乡村都散发独特味道,让“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变成了现实。
长兴县水口乡生态优美,风景秀丽,然而所辖的8个村因为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有异,并不适合一刀切地搞康养旅游。水口乡人树牢全乡一盘棋发展思想,因村因地施策,三个核心村庄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其他村庄发展旅游配套产业。如今,水口乡的山岕中散落着大大小小585家乡村民宿,每年来此康养的沪杭老人达200多万。水口乡旅游办主任张宇华感慨道:“从‘乡村旅游’到‘乡村生活’,两字之差,却反映了发展思路的质变。只有围绕特色做文章,才能展现出最大卖点和亮点。”
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有不少老建筑,房屋分布保持着家族、血缘关系,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民俗研究价值。村党支部书记黄官森请来了同济大学的“造型师”,既保留老建筑的旧貌,又新建一批现代化设施,吸引了大批城里人来这里“寻愁”,被誉为“活着的古村”。
现在,像水口乡、沙滩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浙江数不胜数。“生态村”“民俗村”“花园村”“文化村”……在之江大地如繁花般盛放。
——美在其中,更要美美与共。
每到一个乡村,在醉心其如画般美景的同时,总要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完善而发出赞叹。村内的硬化公路通到家门口、地头边,视线顺着一条条美丽公路延伸开去,不管多么偏僻,总能到达想去的地方;深夜行路,大片大片的灯海总会不经意间闯入眼帘,电力配套设施的改造升级,极大提升了现代乡村生活的品质……
在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框架下,按照“让村里人像城里人一样全面享受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的要求,浙江着力为乡村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真正破除城乡在空间上交流互通最后的障碍。
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四好”农村路、万里清水河道、农民饮用水源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危旧房和电气化改造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全面覆盖、全线贯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未来社区建设向乡村延伸,农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取消城乡户籍差异。城乡低保标准同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率先在全国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和初高中毕业生接受半年到一年的免费培训,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
这些年,尽管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引来了无数艳羡目光,但全省上下并没有丝毫松懈,而是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他们冲破美丽乡村只做乡村文章的思维藩篱,按照全省大花园建设部署,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打通过去城乡融合发展中小城镇抓得不够这个“中梗阻”,串村成线、连线成片,全省广袤乡村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美美与共、各美其美格局加速形成。
改革赋能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以“勇立潮头”的精神,与时俱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一个个困难在改革中攻克,一次次蝶变在改革中演绎,一个个经验在改革中得到升华。
面对乡村振兴“人地钱”等难点重点问题,浙江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动能。
——解答好“谁来干”的问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奋进中的浙江乡村,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政府前期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的大力投入建设,使得农村吸引力越来越强、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工商资本和人才“上山下乡”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浙江抓住了全面解决乡村振兴人才问题的难得契机。
2018年,浙江通过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从四个方面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向各路英才、工商资本发出了新时代“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农村的环境留住人。
但这还不够,如何用好得天独厚的浙商资源,怎样吸引思想活跃的青年群体,为乡村振兴引来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成为了浙江更深层次的思索。
2019年冬天,一项名为“两进两回”的行动在浙江掀起“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热浪。怀揣创业梦想的青年和无私回报家乡的乡贤,为乡村振兴添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在乐清,大荆镇下山头村乡贤、创办了“A股美妆第一股”的方玉友,不但全额投资下山头村铁皮石斛种植和深加工项目,还约定不管日后企业追加多少投资,村集体占股比例永远不变。如今,该村铁皮石斛园已经升级为田园综合体,集体持有的股份“含金量”水涨船高。
在浦江,一群心怀理想的返乡青年“农创客”,在虞宅乡新光村租下灵岩古庄园,他们带着探索古村复兴之路的梦想和创意,创建了文创项目“廿玖间里”,引得马云亲自来“打卡”。
近日,浙江又印发了《2020年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要点》,围绕构建乡村振兴人才评价、培养、使用、激励和服务机制,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千名引领、万名培育”农创客发展工程、高端人才引进、数字化管理……诸多新词透露出浙江对乡村振兴人才渴求正不断升级。
——解答好“地从哪来”的问题。
2018年,绍兴全面推进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建立流转推介交易平台,鼓励引导乡贤能人盘活利用闲置老民居和闲置宅基地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有效唤醒农房、山林、田地等沉睡资源,成为绍兴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义乌市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充分保障农民的基本居住权利前提下,通过拆除旧房恢复建设用地,节余的村庄建设用地可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宅基地价值的增值。
德清县有序推进“农地入市”,同权同价。项目开发方可以“名正言顺”地大规模受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前受土地性质所限无法实施的精品民宿、乡村酒店和小微企业创业园、农产品加工等项目纷纷在莫干山畔落地生根。
产业发展持续发力,需要农村产业用地政策跟上新节奏。浙江实施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浙江还出台《关于做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推进生态“坡地村镇”建设的若干意见》,集成应用现行多项土地政策,结合实际进行组合创新,不断扫清用地政策障碍。此外,“点状供地”、“飞地抱团”、乡村产业建设“标准地”……在现行的土地法律政策框架下,浙江不断探索村庄建设、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用地解决之道。
——解答好“钱从哪来”的问题。
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否则就是无米之炊,无计可施。
政府“有形之手”已经先行打出组合拳。浙江提出,将力争省级支持乡村振兴财政投入1000亿元以上,省乡村振兴绩效奖补资金100亿元,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10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新增1万亿元,农业信贷担保额100亿元,引导工商资本下乡1万亿元,基本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乡村作为振兴的对象,只有自己手中有钱,才能集中力量谋划发展大计。在完成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基础上,从2020年开始,浙江全面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巩固提升行动,引导薄弱村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从山、水、林、田、湖、房、地入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充实着集体“钱袋子”。
社会资本是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怎样引来并留住这些金凤凰,浙江出台了《乡村振兴绩效提升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计划用5年投入100亿元实施乡村振兴绩效提升奖补政策,牵动市场“无形之手”帮助美丽乡村养好“引凤梧桐”。去年底,龙泉市成功通过了现场答辩考试,成为浙江首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单位,“抢”回了4000万元补助资金,启动了与阿里巴巴等数字与平台企业合作,着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在同向发力。浙江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20条意见,为农创客订制“先锋贷”、为农产品设计各类险种、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政银保担”合作机制……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派出金融专家与农创客一对一结对,为他们既“融资”又“融智”,助力创业项目做大做强。
“人、地、钱”的问题解决了,浙江的乡村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利用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持续加大“两山”转化力度,走绿色发展之路,将“环境美”转化成了“发展美”。
石矿开采曾是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的支柱产业,石矿被整顿关闭后,村集体收入明显下降。2015年以来,东衡村整理出近600亩废弃矿山土地打造众创园,联合周边7个经济薄弱村在众创园建设标准厂房出租,极大提升了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县委书记王琴英把这一切归功为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
昔日窘迫的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已改变了容颜,村里锚定“红色旅游”和“绿色发展”两个主色调,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当年负债45万元到村级固定收入26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8元,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改革为发展增力,数字赋能更上层楼。近年来,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赋能浙江“三农”。田野上,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喷洒农药,农民省力又省心;在嵊州,全球首创的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数字化养蚕项目成功量产;在松阳,刷一下溯源卡,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全程可追溯,破解茶叶安全监管难题;在嘉兴市南湖区,一款APP,让每袋垃圾“身份”可溯源,积分奖励换商品。随着数字红利的加速溢出,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改变模样。
从山村到海岛,从田头到山间,浙江人善于将改革的精神,融入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尽管城乡融合度已经较高,但浙江认为,为乡村振兴持续创造新空间、新活力和新动能,自己有责任做得更好,更多的改革探索、创新实践持续在路上。
善治共享美好生活
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每一个家庭,让乡村文脉传承到下一代。这是新时代浙江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注解。
在浙江乡村采访,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这里不仅富庶,而且和美。在浙江看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而乡村治理则是实现“三生融合”的重要保障。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就贡献了乡村治理的“枫桥经验”。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展“枫桥经验”,让美丽乡村不断走向善治?浙江给出了答案。
——走乡村善治之路,建强基层党组织是关键。
“两山”理念发源地余村通过锻造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领群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造了零上访、零诉讼、零事故、零刑案、村“两委”干部零违纪的佳绩,孕育出“余村经验”。
十多年来,浙江牢牢抓住组织振兴这个“牛鼻子”,以“余村经验”为典型引领,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把建一个战斗力强、组织力强、号召力强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有一个有威信、有思路、有办法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实现乡村善治的最坚实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浦江,石埠头村在58岁党支书黄惟善的带领下,拆了老村,建起了淘宝村,5年间村集体资产从10万元猛增至2个亿,农民年人均收入从原来的5000元增至3.5万元。为让石埠头村变成安居乐业的家园,村里成立了江南网商调委会,组织了护村队,搞起了“一户一姐”制度, “现在生活不仅富了,日子也越过越美了。”村民黄水清说。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乡村善治才有了坚实的民心基础,才能形成双向循环:村庄环境好了,村民收入增加了,百姓有幸福感;乡村秩序好了,招商引资通畅了,干部也有了成就感。
——走乡村善治之路,农民的事要让农民自己办。
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主体。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正是浙江成功走向乡村善治的“密码”。
如何把“村民想要的”和“村里想做的”结合起来,不断唤醒村民自治意识和村庄主人翁自觉,实现“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聪明的浙江人凭借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找到了自己的办法。
象山县的“村民说事”制度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有事,坐在一起好好说”已然成为农村居民的口头禅。围坐在一起,从说事、议事,到办事、评事,倾听村民呼声,全面回应村民期盼,全方位接受村民监督。这项带着泥土芬芳的“村民说事”制度,已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的典型。
民主议事是“余村经验”的重要一条——每逢大事,村里要先听老干部、乡贤、村民代表的意见。关停矿山,向生态经济转轨,是村民们议出来的;成立物业公司和居家养老中心,为村民更好地提供服务,也是村民们碰出来的。眼下,在浙江农村,无论大事小情,“有事,阿拉好好说”已经成为口头禅,村里的事让村民做主,民意“零距离”,干群“面对面”,一起求出了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了和谐的“最大同心圆”。
——走乡村善治之路,共建共治共享是精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浙江,民主管村、依法治村、以德润村,坚持“三治融合”,共建共治共享,为浙江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由退休干部、乡贤、村民小组长组成的“道德评判团”通过协商共议,评定“星级家庭”,并定期对各类问题进行点名曝光。这是桐乡“三治融合”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三治融合”发源于桐乡高桥街道越丰村,2013年越丰村率先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的建设试点,成立了第一个村级道德评判团,专门评判村里事情的对错与村民德行的好坏,让村民自己教育自己、规范自己、管理自己。经过试点的不断整合,桐乡已形成了“一约两会三团”为重点的三治融合创新载体。
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乡贤参事会陆续成立,村规民约上墙入户,则是嘉兴市“三治融合”的喜人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嘉兴市为全市每个村和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让群众运用法律解决身边的矛盾和问题。
谈到基层矛盾化解,不得不提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近年来浙江把改革延伸到乡村治理领域,整合多部门的矛盾调解资源,在全省范围打造一站式的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信访超市”,真正实现了农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最多跑一地”。
实现乡村善治,除了群众自治和依法治理,推行德治建设也必不可少。
浙江以德为媒,善治乡村。弘扬传统美德成了新时尚,移风易俗深入人心,道德学堂引领家风民风……农民心有所寄,农村气质焕然一新。遍布浙江各个乡村的文化礼堂,成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浙江人认为,在“三治”基础上还应注重“智治”。开发涉及乡村社会治理、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四个领域全省通用的业务应用系统,加快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公共信用、地理信息、“雪亮工程”等基础平台对接,为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
美丽生态生发美丽经济,创造美丽生活。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浙江乡村创业、康养,投身于美丽经济之中,醉心于青山绿水之间;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参与到村子未来的规划,因为“这里每一块石头都和自己的生命有关”。有人说,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
15年前,在浙江余村,“两山”理念如同一颗“种子”在春天里历史性地萌发。15年后,总书记再次回到这里,为浙江的明天加油鼓劲。肩负总书记“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厚望,浙江正以不忘初心、勠力向前的毅力,从容应答新时代乡村振兴“大考”。
历史即底气。驻足回望这两个时间节点,美丽中国的浙江底色愈加鲜明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