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难点、重点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期:2021-2-25 16:22
阅读:2022 回复: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被写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这预示着我国的“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从过去的脱贫攻坚转向了今后的乡村全面振兴。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的硬仗,必须有硬措施才能完成任务。而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振兴需要有活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作为支撑,这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难点。

产业振兴是关键

专家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构建有活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乡村振兴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而难点主要集中在农村缺乏人、财、物等方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没有产业振兴,其他振兴都难以维持。而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正是产业振兴的基础。乡村产业振兴应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包括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

在姜文来看来,难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农业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经营体系将长期存在,生产规模小而分散。二是缺乏现代农业产业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但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流失严重,心甘情愿投入农业农村特别是扎根农村的人才并不多,这是一个突出的短板。三是由于受信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农业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众多的产业最终退化或者夭折。四是资金短缺,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农业产业利润又相对较薄,导致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程郁也认为,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应放在首位。产业振兴需要有活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通过健全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可以更好地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助推形成内生发展产业生态体系,进而帮助乡村产业实现更高的价值收获能力和持续的竞争力。

程郁认为,乡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难点在于现代化的生产要素、人才、配套设施与服务的缺乏,在城乡差距仍较大的条件下难以吸引人才、资本、技术和先进产业下沉到乡村发展。因此,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既需要立足优势,树立主导产业,健全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以点带面、连链成群形成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也需要适时“大推动”发展,以现代产业体系标准规划产业园区,系统布局产业链招商,以产业园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整体打造带动发展。

姜文来提出,必须针对这些难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二是建设现代产业园,加大国家投入,建立国家、省、市、县不同级别现代农业产业园,用现代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三是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小农户参加,避免单打独斗,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四是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让品牌成为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五是强化物流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速度;六是培养相关人才,将人才留在农村,特别是将当地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七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为“三农”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将乡村振兴指标纳入干部考核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从资金投入到政府人员考核,再到产业构架都将给予高度关注。

对此,姜文来认为,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充分体现了强化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最大特点之一。

为保障以上机制落实到位,姜文来建议,要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考核机制、组织机制等,要将乡村振兴指标纳入各级书记考核范围,并且加大其权重,让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

“对于乡村振兴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重用,同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书记要在该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姜文来表示。

程郁说,要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就需要强化对“优先”保障的激励约束考核。将乡村振兴作为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政绩评价的重要标准,严格实施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政府专项债券用于现代农业和乡村建设的比例,以及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比例、乡村产业和建设用地保障等考核。

同时,程郁认为,乡村振兴又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复杂任务,还必须要解决好各部门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做好各部门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统筹协调能力,确保各部门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