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也是发展动能。当前,在广大农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第一反应,纠纷调解、矛盾化解便捷高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触手可及……多措并举下,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各地涌现出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乡村如何建?建得怎么样?记者日前前往湖北、广东、广西等地,探访基层乡村治理样板。
构建协商共治平台
“通过传承民俗,重温乡愁,把村民公约以民间曲艺的方式唱出来,宣传效果要比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更好。”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响水洞村党总支书记秦宗尚说。
响水洞村依法治理的心得还包括开展“村落夜话”活动。一个院坝,一圈椅子,村落村民、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商量村落“家务事”。
记者有幸旁听了一次“村落夜话”。这次的话题是村里发展种植业以及做好猪瘟防控,由秦宗尚主持,杨林桥镇镇长刘厚斌旁听。
“谁投资,谁受益”“大家在猪瘟防控方面都要注意,相互监督”……村民七嘴八舌地说着。
“发展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怎么搞?我们听听聂律师讲。”秦宗尚说。
聂浩从2015年开始做响水洞村法律顾问,他向村民介绍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例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及其农业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等。
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村民们不仅了解了村务事项,而且还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
“村民自治,也是村民自己教育监督自己,比村干部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效果好多了。”刘厚斌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村落夜话”活动,在全镇270多个村落展开。
“村落夜话”是杨林桥镇创新引导村民参政议政、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以“拉家常、促感情”“讲政策、促公平”“化怨气、促认可”“解难题、促实效”为主要目的,采取讲形势、讲政策、谈感受等多种方式,吸引村民积极参与。这种村民自治的形式,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借助法治力量,每年化解村内矛盾纠纷10余起,调解率达到100%。通过不断的法治宣传教育,响水洞村法治、德治文化氛围浓厚,连续多年没有出现重大刑事案件。
尊法善治内外兼修
禅城区南庄镇龙津村在广东佛山市以“善治”闻名。与湖北响水洞村传唱版的村落公约不同,龙津村的治理探索更早。他们继承古训,以不断完善的村规民约为抓手,法治建设更加体系化、精细化。
这里有被誉为“现存唯一完整散体古训”。守国法、和乡邻、崇节俭、孝父母、爱兄弟、信朋友、重师尊、勤本业……先辈留给龙津后世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激活社会文明建设的活力因子。
好家风带民风、树新风、促村风。成文的村规公约,在龙津村村民和村干部那里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社会学家眼中,龙津村不仅会按古训治家,更会遵循现代管理制度治村。
在龙津村以廉政为主题的格治公园内,有个学法守法亭。亭子的十二根柱子上写着“法驻民心”“法平似水”等字样。不远处的草地上,摆放着“广东省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的宣传普法栏。民法典的普法宣传活动已在村里陆续开展,村居法律顾问宋渝峰主动为村民开展以案说法讲座。
佛山市禅城区司法局副局长彭朝霞说,在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中,禅城区司法局着力将法治精神融入村规民约、融入制度管理、融入德治文化,形成村情共知、村资共管、村责共担、村利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当地率先实行“村内无出租屋制度”,由村集体统一建新龙津人公寓安置外来务工人员;制定自治章程规划建房用地,压缩私家建房面积,拓宽街巷通行空间;明确治保会巡查工作方案,以24小时轮班制确保村民人身财产安全;严格招投标流程,打造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站,以运作市场化、交易透明化,规范集体“三资”管理……“一切按制度办”,这是龙津“善治”的不二法则。
在龙津永红员工村,陈翠蓝和爱人租了一套公寓,住了已经快3年。虽然她的老家就在离龙津村250多公里外的河源市,但他们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环境,成为“新龙津人”。
“这里月租450元,步行去我打工的陶瓷厂只用时10分钟。”陈翠蓝告诉记者,选择住在员工村公寓,既安静又方便,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不用担心治安问题,生活井井有条。
张贴在公寓墙上的《龙津永红员工村管理制度》共11条,对入住人员的生活行为等作出具体规定。譬如“严禁利用租住房作违法用途”“租户不得私自转让住房”“入住人员禁止在晚上11点到次日7点期间有打麻将、纸牌、开大音响、大声喧闹等影响其他住户的行为”等。
跟村民交流发现,龙津的蜕变之路并非一朝一夕才实现的。
20年前的龙津村,还是一个背负4亿多元巨债的贫困村,在历经一系列“法治建设”之后,才逐步发展成近年来收入过亿元的富裕村。
龙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耀泉说:“当年村里经营办厂时,因为不懂法才吃了大亏,欠下巨债。我们现在就以法治方式治村,推动龙津走向振兴之路。”
从种桑养蚕、水塘养殖到办陶瓷厂,转型改制,龙津村通过法治助力发展,实现脱胎换骨。
“智慧司法”化解纷争
兰花是广西玉林市容县容西镇祖立村的一张名片。祖立村兰花种植面积约104亩,年培育兰苗800多万株,产值超4000万元。祖立村立垌屯拥有广西最大的兰花生产基地,有68户400多人种植兰花,占全屯户数的90.6%,屯内人均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
村里还定期开展“走进兰文化”“兰花DIY培育”“兰花与廉文化”等主题活动,推进旅游业与兰花产业融合发展,创建成为国家级3A旅游景区及广西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通过几年的努力,祖立村成为广受商家和游客喜欢的“广西兰花村”。
“这里的泉水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兰花生长,我准备扩大投资规模。”来自台湾的叶老板到祖立村种兰花已有11年,与村民相处融洽。但在扩大兰花种植基地时,双方却因为引水种植问题发生纠纷。
若干年前,村民集资修建了山泉水站。叶老板因要扩大兰花种植基地,用水量增大。本以为可以直接引水灌溉,没想到却与村民产生矛盾。村民认为山上的水管是由村民集资修建的,不同意叶老板直接引水使用。叶老板则认为,山泉水不应该属于任何人,而且自己是来投资的,用水合情合理。
由于双方分歧较大,祖立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派出两名调解员上门调查情况,并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员耐心地释法说理,“背对背”围绕情理法进行调解,提出今后兰花园的用工优先从祖立村聘请工人,既提供了劳动岗位,农民还能从兰花园里学到兰花种植技术,掌握增收本领。
村干部告诉记者,对这个“双赢”的解决方案,叶老板和村民都表示满意,最后双方握手言和,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祖立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村支书、村两委干部及自然屯能人组成。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0多件,调处成功率95%以上,涉及邻里纠纷、山林土地水利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
“现在,我们还广泛使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帮助调解,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用无人机勘查现场,可以将图片等材料传输给市里、县里,让调解专家把脉,帮助镇里、村里出出主意,商量制定调解方案。”玉林市容县司法局容西司法所所长陈波说。
祖立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致力于搭建智能化调解平台。在村里,既有通过线上推动矛盾纠纷数据与上级部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实时指导调解现场模式,也有线下积极推动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的“三官一律”专业人才参与调解纠纷,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强大的调解力量支撑。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热心肠的村民,日复一日地做法律政策的义务宣传员。在祖立村立垌兰花基地党群联络站,记者遇见了70岁的杨万宗。他1984年自费购买器材做起义务广播员,36年如一日,每天都播报新闻、普及法律知识。
“有时候出现小孩走失、发生山火等突发事件,村民都会找到我,用广播通知大家。”说起自己这些年做的事情,杨万宗有着满满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