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叶县大地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记录着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随着拔秧、抖土这一连串的动作,一颗颗饱满的花生显露“真身”,丰收的喜悦在田庄乡武楼村贫困户武书连脸上溢开;保安镇东官庄村脱贫户赵朝阳看着沉甸甸的黄金梨挂满枝头,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洪庄杨镇河北高村高万强一边蹬着缝纫机,一边哼着小曲,他开了一家鞋面加工厂,曾经的贫困户成了致富带头人……
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说,近年来,叶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以脱贫攻坚“一号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攻坚战。截至八月底,叶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下降到1655户、434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5%,高质量交出了脱贫攻坚答卷。去年5月,叶县正式脱贫摘帽。
补齐短板 夯实脱贫基础
傅邦奎已近花甲之年,家中角落里静放着一口落满灰尘的大瓦瓮。“拧开水龙头就能流出干净的自来水,盛水的瓦瓮再也用不上喽。”傅邦奎笑得灿烂,如今再不是四处找水的日子。
他所在的常村镇西刘庄村,世世代代受吃水问题困扰。从记事起,傅邦奎跑遍了山上山下的水井口、小溪流、山泉缝,常常一天6次往返接水。寒冬腊月,更是得等冰滴水,喂完牲口都舍不得洗个手。
2015年,叶县就饮水问题进行普查并逐步解决。2018年,该县又自筹资金2亿多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引入城区自来水公司,在各村设立管理房,建起储水罐,用城市供水标准进行管理,定期检测化验,全天供水,实现了全县城乡一体化安全饮水。
67岁的辛店镇刘文祥村村民郭秀英,经常一早到村口公交站牌处等车,乘坐公交车去隔壁乡镇走亲戚。9月17日,郭秀英又是早早地等在那儿。“没想到年纪大了,反倒容易走出去了。”郭秀英哈哈大笑。
出门走上水泥路,抬脚迈上公交车,已成为农村群众的日常。去年,叶县在所有行政村实现“六通四有”基础上,继续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投资910万元投放村村通客车25辆,554个行政村候车亭和简易站牌实现全覆盖,荣获了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称号。
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外,文化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叶县按照“七个一”的标准,为所有村庄建造了文化中心,配齐文化广场、戏台、健身设施等。2018年,该县举办了首届广场舞大赛,并进行网上直播,带动各乡镇掀起了广场舞大赛的新潮流。
华灯初上,叶邑镇老鸦张村村民蔡冠政来到村文化广场,伴着音乐迈起舞步。她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体一直不好,后来跟着手机视频学跳广场舞,身旁还多了几十个铁杆“粉丝”。她们高兴地说,农村人也过上了夜生活。
党建引领 群众有了“主心骨”
9月20日,田庄乡东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富青迎来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
“青贮玉米正在收割,今年一亩地能产4吨,一吨能卖400多元钱。”李富青算起了收入。2018年,村集体流转1600多亩土地,种植优质小麦和青贮玉米。一年多来,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还购置了价值十几万元的大农机。
去年,按照叶县联村共建的工作部署,东李村党支部又与临近的西孙庄、黄营和牛庄、道庄、张申庄等5个村党支部组建为党总支,共同发展集体经济。今年,联村共建的5个村收入都将突破30万元。
辛店镇南王庄村曾是软弱涣散村,在支部书记翟国松的带领下,发展养殖综合体项目。生猪排泄物经无公害处理后自流到千亩桃园,发酵产生的沼气输送至红薯深加工厂做锅炉燃料。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每年可给村里带来近300万元的集体收益。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有眼界、有思路、有资金,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能带领群众找发展项目、谋脱贫路子。”古松说。
为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攻坚堡垒,叶县制定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抓党建责任清单,建立县级干部“包村联居抓支部”制度和组织工作联系指导制度,派出9个组织工作联系组,对各乡镇(街道)党建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导,坚持抓乡促村、上下联动,持续压实县乡村三级党建责任。该县还对确定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后进村党组织建立台账,安排1名县级干部联村、1名乡镇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直机关结对,因地制宜开展整顿工作。
此外,叶县为554个行政村各配备一名专科以上学历村级事务专干和廉情监督员,协助村“两委”处理村内事务、规范档卡资料、完善党建材料,公开村集体账目和收益分配,确保集体经济驶入健康发展轨道。全县共发展高中以上学历、35周岁左右青年农民党员300名,为农村发展储存后备力量,解决村“两委”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后继乏人、文化水平偏低等问题。
产业“造血” 确保脱贫不返贫
“我之前在南方打工,工资不高消费高,一年到头落不住钱。厂子建成后就回这里干活,主要负责采菇、上料等,每月收入2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可得劲。”龙泉乡绿瑞农业公司职工周玲说。
叶县有不少像周玲这样的贫困户,得益于产业发展,纷纷脱贫致富。近年来,叶县以产业为基础,变“输血”为“造血”,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确立了光伏发电、特色种植、畜牧养殖、加工业、电商流通和乡村旅游六大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叶县提出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点,按照“党建引领、联村共建、财政倾斜、金融服务、保险托底、廉情监督”的24字工作法,发挥“领头雁”和村企联动效应,撬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滚雪球”式发展。
此外,叶县持续推动“产业园+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模式,以乡村振兴产业带为主线,规划建设任店镇韭菜产业园、龙泉乡食用菌产业园、常村镇艾草产业园、廉村镇辣椒产业园以及田庄乡、马庄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夏李乡循环农业产业园等,实现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在此基础上,该县确立韭菜、中草药、食用菌、辣椒、畜禽养殖五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主导产业,分别由县级干部担任首席服务官,组建工作专班,绘制“四张图谱”,开展“四个拜访”,全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搭建电商平台,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目前,全县554个行政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年收入超10万元的村25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我们既鼓励‘单兵突进’,又注重‘全域推进’,全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也为全县人民拓展出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叶县县长徐延杰说。
红利共享 提升群众获得感
提起现在的健康扶贫政策,71岁的田庄乡田庄村村民蔡刨赞不绝口。他说:“年龄大了,不是这不得劲儿,就是那不舒服。这是我住了两次院,要是搁以前,只能在家熬着!”
今年2月初,蔡刨因为肺部感染住进了医院,经过一系列诊疗,各项花费累计达到2188元,经过基本医疗、政府补偿补助等层层报销,自己只掏了339元。蔡刨只是叶县健康扶贫政策的众多受益者之一。
脱贫路上不落一人。叶县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一思想,对弱势群体更是厚爱几分,除了实施“10261”(十免、两降、六提高、一兜底)健康扶贫政策外,还挤出资金为贫困户购买医保,建立完善了“5+1”医疗保障体系,不但降低了报销门槛,而且实施多重报销,报销比例达95%以上。
田庄乡有一座特殊的福利院,集中了全县重度残疾的贫困户,由贫困户家属进行管理,政府承担劳务费用。通过集中托养,提高了重度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解决了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脱贫难题,真正实现了“托养一个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目标。
2018年,该县民政部门在盐都街道成立了第一座日间照料中心,设有体检室、棋牌室、健身室,并提供午餐和专门的人员护理,老人可以到这里娱乐健身。当年,叶县3个街道均新建了日间照料中心,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除此之外,该县还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救助。为了帮助残疾人享受到各项福利政策,该县自2017年以来,多次邀请相关专业人员为残疾人集中(或者上门)鉴定,解决因行动不便造成的鉴定困难,同时还免费举办培训班,帮助残疾人就业。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是叶县给群众发放的又一福利。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叶县紧紧围绕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的工作目标,从送出去、扩岗位、请回来三个方面入手,千方百计稳岗位扩就业,全力以赴促创业。截至8月底,叶县城镇新增就业4960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127人、农民工返乡创业2786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1%、92%和119%。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该县还大力实施教育复兴战略,去年,教育“改薄”项目全面完成,招聘上千名乡村教师并发放边远补助;建成实施“三通两平台”项目(“三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个人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教育公共管理服务平台、教育优质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了城乡同上一堂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项目为叶县的“停课不停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凝视叶县的脱贫攻坚画卷,既是一幅“大写意”,又是一幅“工笔画”:叶县被推荐创建全国健康扶贫示范县;生猪养殖“千头线”模式、农村饮水安全、教育扶贫“五个一”和扶贫爱心小药箱等经验做法,多次被宣传报道;全省文化扶贫现场会、扶贫广播现场会、水利扶贫暨饮水安全现场会到叶县观摩,全市就业创业扶贫现场会、交通运输扶贫现场会、脱贫产业发展暨乡村招商工作现场会先后在叶县召开;叶县纪委监委探索的“一员一简报、一网一平台”廉情监督工作机制获全国新时代清廉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十佳案例奖……
播种、耕耘、成长、收获,希望的田野上,新时代的叶县距离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