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贵州大力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 彭耀永
发布时期:2020-9-24 15:39
阅读:960 回复:0

  近年来,贵州紧紧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一主题,积极建设智慧农业体系,依托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农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智慧化。

  为加快实施智慧农业工程,贵州省还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3S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应用,积极开展智慧农业试验示范,涌现出了“贵州农业云”的物联网新模式,积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实现“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有效融合,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大数据的实施不仅让农业种植、管理变得简单,同时还节省了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生态农业的品牌建设。大数据管理平台还能对农作物进行数据资源整合、数据采集监测、数据分析应用等,将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和做出解决方案,让农民在家中就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及时管理,让农民管理农业更方便。

  贵州农业大数据平台网站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农技以及其他相关农业管理知识,开拓了农民生产农业的眼界,掌握了更多的农业种植模式。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贵州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更多高新科技技术助力贵州农业发展,助力农业产业升级转变。

  数说丰收

  截至9月15日,贵州农产品大数据平台(黔菜网)已上线3622个蔬菜基地,共378.39万亩,覆盖87个县市。共有用户5865个,其中有供应商844个,共发布农产品2585个,达成订单986单共7721吨,实现交易金额5868万元。

  用大数据推动农业精细化生产

  用大数据推动农业精细化生产。加强大数据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建立从种植(养殖)前端到销售末端全流程监管的大数据平台,加强对各大产业育苗(种)基地、扩繁基地、种植(养殖)基地、加工企业等农业生产主体的数据采集,特别是对产业选择、种植养殖、质量管理、包装销售、售后服务等生产管理行为的数据采集。并通过数据分析,指导农业节水、节肥、节药、降费和农业气象预报等精细化生产,促进农业降本增效。

  “以前我们在发展山地经果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灌溉、杀虫、施肥等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联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经过3年努力,为山地农业量身打造了这套‘贵谷智慧农业云管控平台’。”贵州贵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清说,公司不断开发研究,将信息数字化渗透农业生产全过程,建立农产品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记者来到贵谷果园生产基地,抬头便看见一台小型无人机从不远处飞过。据果园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在小型无人机上安装我们定制的视频图像采集设备和北斗定位设备,实现定期采集果园的基本信息,比如说果园面积、位置、果蔬数量等。”此外,贵谷农业自主研发的一套山地微型环境监测站,通过连接户外LED显示屏,可对13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包括大气温度、湿度、降雨量、土壤盐碱度、土壤水分饱和度等,再通过设计一些算法建成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生产管理所需的数据,最终制成果园土壤养分热力图、果园温湿度热力图、果树生长数据库、果园气候变化曲线图、果园基础数据等。

  “贵谷农业已基本实现果园智能化自动管控。”王小清说。记者了解到,在智能灌溉方面,有远程手控、定时自控、传感智控、本地触控4种模式。所谓本地触控,可以在果园现场安装触控设备,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水泵或水阀;传感自控就是根据传感器的数据自动打开或关闭水泵或水阀,比如当土壤的相对湿度低于50%时,系统会自动打开水泵或水阀浇灌1小时;定时自控,比如在进行油茶育苗时,可以实现每天早上8点、晚上8点自动喷灌30分钟;而远程手控,则还有一个手机端的APP,比如,正在进行灌溉时下雨了,就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关闭水泵或水阀。

  通过各类数据采集,平台会分析出果园里土质较差的山脊比较容易发生干旱,在灌溉时缺水的地块就浇水,不缺的地块就不浇,达到节约用水,节约电费的目的。根据土壤养分热力图,也可以实现按需施肥,比如在冬季施底肥的时候,这个地块缺氮肥,磷肥和钾肥都不缺,那么就只施氮肥,磷肥和钾肥就不施;在夏秋季节施壮果肥时,哪块地缺钾肥,就在哪块地施钾肥,其余地块就不施。根据果园气候变化曲线图和果树生长数据,还可以实现按需打药。这样一来,这套果园智能化管控系统就真正实现了自动感知、自动控制、一键转换的功能。

  “过去,果农通常是通过经验和一些谚语来防虫防灾,比如说清明节前两天应该做什么了,谷雨过后两天要做什么。而贵谷农业的这套解决方案可以做到更精准,比如,在每年的七八月间,当相对湿度在80%到95%、温度在25摄氏度到35摄氏度之间时,系统就会马上发出预警,提醒对炭疽病进行预防,这时候的预防成本是最低,效果也最好。除此外,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还可得出果园全年产量和单株产量,实现精准估算。”王小清说。

  果物产出后,便立即有“身份证”。贵谷源农产品溯源系统会给每一个果物生成一个二维码,扫码即可轻松知道这个水果是哪个基地生产的,甚至哪一颗果树上采摘的。

  用大数据推动农业精准化统计

  加强大数据在农业资源调查上的应用,采用综合利用遥感监测、实地调查、统计汇总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域内有多少个生产基地、面积是多少、种的是什么品种、什么时候上市、卖向哪里、持续多长时间等关键信息及时进行动态监测和统计,确保做到对农业发展“底数清”“情况明”,有利于指导以销定产,适度控制发展规模,避免农业产能过剩。

  2020年,贵州蔬菜集团结合已拓展的省内外渠道,采取多项措施,助销“9+3”重点县(区)农产品。为摸清“9+3”重点县(区)农产品情况,贵州蔬菜集团制定了《2020年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规模以上农产品信息统计表》,对部分信息模糊、数据不准的,进行核实;对信息表中部分显示有订单销售渠道的农产品,结合蔬菜集团掌握的情况,对可能存在销售压力的单品,安排专人对接落实,如无有效订单,蔬菜集团将启动省内外销售渠道,予以助销。

  同时,贵州蔬菜集团积极争取省农村产业革命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支持,加强与当地政府对接,引进保险机制,切实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基本收入。

  对无订单销售的基地经营主体或农户,在对规模、品种进行认证的基础上,与相关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或直接与经营主体签订保价收购协议,最大限度帮助解决产品销售困难。

  该平台通过多方协同采集贵州基地种植信息、农业天气预报、冷库信息、冷链物流信息、省内外农产品交易信息、全国农产品价格信息、全省400万团餐采购需求信息等,多维度构建贵州农产品基地信息网、冷链物流网、市场交易网;研发的“校农对接”板块,确保每一单采购都能溯源到田间地头。

  据统计,截至9月15日,贵州农产品大数据平台(黔菜网)已上线3622个蔬菜基地,共378.39万亩,覆盖87个县市。共有用户5865个,其中有供应商844个,共发布农产品2585个,达成订单986单共7721吨,实现交易金额5868万元。

  用大数据推动农业精确化销售

  用大数据推动农业精确化销售。强化大数据在农产品销售上的应用,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国、周边省份和全省相关农产品价格、成本等市场情况开展动态监测,发展农村电商,借鉴“通村村”农村客运服务平台人车配对模式,做好目标市场的精确定位、销售价格的精确评估、销售数量的精确预报,实现产销有效对接。  “贵州最吸引和打动我的就是青山绿水和清新的空气,来到这里就让我想构筑一个田园梦。”贵州自留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锐说。刘锐作为2017年贵阳市公布首批大数据“百人计划”人才,从四川来到贵州,便喜欢上了这里。

  贵州群山万壑,万亩坝田,曾经面临农产品产销不接的问题,一边是农村种养的作物卖不出去,一边是城区几十万人吃饭的食材大量从外地采购。刘锐发现,贵州拥有极佳的自然环境和优质的土地资源,在这里不是没有好的农产品,而是缺少好的销售渠道。

  于是,2019年4月,刘锐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成立了贵州自留地科技有限公司,并带领团队研发了“掌上自留地”。平台上主要以瓜蒌子、蜂蜜、优质米等优质农产品,打造一个农业产销对接、农旅一体的“订单式农业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农旅结合等新技术、新方法,将消费者与优质农产品生产者连接起来,用户只需要通过网上平台下单,就能到基地游玩,并可以认购农产品,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基地逐渐转变为农业综合旅游点,更好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不同农产品不同模式,在种植前提前发布农产品订单,通过消费者认购,让农户可以以销定产、在农产品产出前就获得订单,确保销路不愁;让优质农产品直接到消费者手里,减少中间费用,增加农户收入。这些都是刘锐创立“掌上自留地”的初衷。

  “我是个养蜂人,祖祖辈辈都养殖土蜂。原来卖百花蜜都是靠亲朋好友、熟人带熟人来买,加入‘掌上自留地’以后,经常有游客来我这里参观买蜜,现在一个月收入能达到10000多元喽。”万黔基地的养蜂人关健笑嘻嘻地说。

  “万黔基地”位于贵州黔西南卧德镇团山堡村,是贵州自留地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本地自然环境打造的生态农业综合旅游基地。刘锐说:“来贵州时,就一直有着一个田园梦。当看到黔西南卧德镇团山堡村的生态优势和气候环境与基建优势,我便决定在这里打造万黔基地。”

  万黔基地,木屋、凉亭、观景台……一幅田园山水画卷正徐徐展开。刘锐除了带动农户一起发展种植外,还招收农户到基地务工。“像我们这样长期在这里打理管护的村民有10多个。”据农民张厚先介绍,他所在的瓜蒌子基地有500余亩,他是基地成立之初便来的,主要负责地基管理工作。每到10月至11月瓜蒌子采摘时节,一天都要有六七十个当地村民到基地务工。

  使生产者劳有所获,让消费者放心安心消费。消费者可对农产品生长过程全程掌握,确保绿色安全。在种养过程中,可随时与家人朋友一起来基地旅游,既可以考察自家认购的产品生长情况,也可以观山、赏水、寻蜜、摘瓜、野钓等等过一过悠然的田园生活……刘锐告诉记者,基地将不断开发出更多的田园旅游项目,吸纳更多本地农特产品,通过平台让更多的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