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要兴旺。”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产业兴旺,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
聚焦“四个农业”
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
我省是农业大省,粮食、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现象依然同时存在。
“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明确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市市长邓沛然说,“就是要聚焦打造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壮大蔬菜、果品、畜牧等优势特色产业。”
许多农民已经尝到了“甜头”。
2018年,儿子的一部手机,让元氏县东杜村种了半辈子地的陈建魁大开眼界。通过下载石家庄市智慧农业平台的客户端,他既可以向农技专家咨询种植技术,又能向天南海北的客户推销自家红薯,还能实时了解全国的销售行情,“连家门都不用出,真是方便又省心。”
“石家庄是农业大市,不断提升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我们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高效模式转变,尤其注重在加快绿色先进技术推广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上下功夫。”邓沛然代表说,“顺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石家庄将从生产端和供给端发力,重点发展强筋麦、鲜食玉米等特色优势品种,高标准推进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小杂粮等新兴产业,挖掘蔬菜、果品、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特色,努力培育拳头产品、擦亮品牌。”
统计显示,2018年,全省共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159.48万亩,新发展优质强筋小麦48万亩,中药材、食用菌面积增长15.2万亩,“四个农业”势头良好。
“‘四个农业’靠谁打造?”省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教授马胜祥最关心的是“人”的问题。
马胜祥委员建议,可以试行“职业教育+农业”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发现职业教育中有担当、有能力的适用人才,鼓励其到优秀农业企业参观学习、增长经验;另一方面还能主动吸纳和选拔优秀乡村青年、“田间秀才”等,帮助他们在课堂上补齐专业知识的短板,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马胜祥委员认为,还应支持职教中心举办农民学校,通过聘请高校、企业、政府职能部门等单位的专业人才授课,为农民成长搭建平台,让更多“懂政策、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农民担负起“四个农业”新使命。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让农产品“身价倍增”
现如今,遍布平泉市大小山川沟岔的67万亩小山杏,成了当地循环经济中的“主角”。漫山遍野的山杏树,支撑起活性炭及杏仁加工企业67家,产业年产值达9.8亿元。
延长产业链让一颗小山杏“身价倍增”。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涌现出“六个核桃”“君乐宝”“露露”“衡水老白干”等一批知名品牌。但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差距依然较大。从我省农业发展总体现状来看,资金投入不足、龙头企业少小散弱、企业集约化发展不够、技术提档升级不快、行业领军品牌较少等问题仍然凸显。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依然是一道还未迈过的槛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我认为‘有效供给’不是简单地减少或增加某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而是要在品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省人大代表、承德市农牧局新能源办公室主任孙玉春说。
孙玉春代表建议,应针对肉制品加工、果蔬精深加工、粮油精加工、休闲及方便食品制造、乳制品制造、功能性食品制造、饮料及酒类制造等重点行业,分类制定发展战略和行业创新发展路线图,“通过建立从‘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通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贸易通道。”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龙头企业是‘牛鼻子’。”省人大代表、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卢怀玉说,“当前,面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我省众多小、弱、散农业企业无力承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因实力不足,缺乏配套原料生产基地,原料价格和质量不稳定,供应保障能力较低,致使大量需求外溢。”
2018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1万亿元以上,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以上;全省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70%以上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拥有“三品一标”认证。
要实现这一目标,卢怀玉代表建议:“应支持龙头企业向前延伸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向后延伸建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体系,构建产加销一体式联动体系。”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我省地域广阔,胜景棋布,但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却参差不齐,原因何在?
“除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服务品质不高等硬差距外,乡村旅游自身定位不清晰、旅游项目缺乏专业规划和先进理念、旅游产品缺乏创新力和创造性等‘软问题’也很关键。”省人大代表、衡水市委书记王景武说。
一个创意催生一个“景点”。音乐和北方民居的“跨界组合”让武强县周窝村音乐小镇获得成功。入选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的周窝,每年能迎来游客20多万人次。
“坚持以田园综合体为发展载体,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农业等深度融合,我市谋划建设了13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桃城、安平、深州等地已陆续开展油菜花节、梨花节、桃花节、民俗文化节、赛马耐力赛、航空运动嘉年华暨全国动力伞精英赛等一系列活动。”王景武代表说,“2018年,全市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达30家,旅游总收入达160.5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京津与衡水、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线’。”
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民盟河北省委还在一件提案中建议,用好省市县三级旅发大会平台机制,“树立深耕细作的科学发展意识,变‘撒芝麻盐’为‘精准发力’,变‘拔苗助长’为‘深耕细作’,在项目建设和区域打造上再聚焦,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具发展潜力的项目和区域上去。” (记者 张怀琛)